借势,借力,借智(深度好文)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10 14:02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人生浩瀚无垠,归途茫然无措。

你我皆是行者,若要航程圆满,唯有学会“借”的智慧,培养“借”的能力。 

荀子有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势,借力,借智,是古人引以为豪的经营哲学,既帮助他们摆脱眼下的困局,又为后世的人拨开云雾见天明。

01

向天借势

《老子》中有一句话:“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意思是说,“道”是万物之母,万物由道而生,由德所养,万物之所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是因为有一种“势”的力量在起作用。 

世间万物皆有其势,在助以成长。

比如个人的“势”,是由内在气质与外在资源交织而成的强大气场。

涵盖权力、财富、知识、学识、人脉及个人魅力等,共同构筑了个人独特的影响力磁场。 

居高位者,不怒自威,正是源自这浑然天成的强大气场,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借势者,就是作为超越个体的宏观力量,如同浩瀚星海中的引航灯,让渺小的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的困境里找到方向。 

公元409年,东晋边境屡遭南燕侵扰。 

为保护边境百姓人身安全,素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北府军首领刘裕,请缨出战。

但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撼动南燕的强大,于是亲率大军翻越大岘山,兵分两路,一前一后,包抄临朐。

在观察地形后,决定闭营三日,等待良机。

刘裕精心策划,选择了雨季北伐,利用河道水量充足的优势,率军乘船北上,既节省了体力,又加快了行军速度。 

在行军过程中,他巧妙避开南燕优势骑兵的锋芒,直扑南燕都城广固,力求一战定乾坤。 

当晋军与南燕军队在临朐城下展开激战时,他利用战车对抗南燕的骑兵,以步兵为主力,两翼布置战车,形成坚固的防线。

同时,他派出精锐部队迂回偷袭燕军后方,使南燕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鬼谷子有云:“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学会借势而为,顺应时代潮流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以实现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所谓:好风凭借势,扶摇上青云。 

向天借势,就是去做顺应客观规律、顺应天下大势的事。

如此天上的风云、地上的山川、他人的资源都能成为你的助力,把事业做的风生水起。

02

向人借力

东晋葛洪有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借助别人的力量,哪怕是重达万钧的物体,也不难举起来。

《上金谷文集》中记载了一个商圣范蠡卖马的故事。

春秋时期,北方马便宜,南方马贵。

范蠡打算去北方买马,运回吴越来卖。

但是路途遥远,马群目标太大,在路上容易遭遇盗贼。

如果再雇一些壮士随行,这样一趟下来,就赚不了多少钱了。

后来,范蠡打听到一个叫姜子盾的人,在做布匹生意,需要把布从北方运往南方。

这个姜子盾是北方巨商,经营多年,有一条安全的商路。

范蠡就去找姜子盾,表示自己可以免费帮他把布匹运到南方。

姜子盾一听,还有免费的马匹可以使用,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于是,范蠡和姜子盾一起,安全回到了吴越。 

在这世界上,人人都在负重前行。

有人单打独斗,却步履艰难;有人抱团取暖,却役役坚强。

要知道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总有穷尽之时,也总有独木难支的时候。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持内部团结的同时,寻求外部支援,借力打力,成功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才能实现类似以弱胜强的壮举。

日后无论面对何等难度的挑战,都要铭记:

借力者强,孤力者弱;善用外力,毕显智慧。  

03

向经典借智

何为经典?经典,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就是读史。

那些具有“普世价值”意义、体系完备、思想深邃的在某个领域专项研究成果。

第二层,就是读人生。

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岁月检验、实践检验的先贤智慧精华。 

我们读经典,就是要向前辈们借智,用历史的智慧来应对未来之变化,用前人栽树的接地气经验来解决当下生活的难题。

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经典的妙处,就是给你提供名人的事例、知识的普及、实践的理论去学以致用。

培养做人的品格、做事的智慧和治学的心态,脚踏实地涵养胸怀的宽广与见识的高低。

你如要融会贯通,还得靠自身的思索之力。 

知名企业家曹德旺曾在自传《心若菩提》里说自己有一个怪癖:

“到我家千万别向我借书或要书,再好的朋友我也不会给,真是有点爱书如命!”

他读《会计学》,了解如何做财务报表,如何运营企业,让承包玻璃厂变得规范化;

他读艾·里斯的著作《聚焦》,深受启发,放弃了房地产等行业,专注做玻璃行业,让福耀做强做大。

他不断从书中汲取智慧,破除经营上的难题,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玻璃大王”。

罗曼·罗兰曾说:“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气。” 

读经典,就是要把书本上难懂的地方比作敌人的堡垒,主张像打仗一样向书发起进攻,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必须穷追不舍,直到完全学懂弄通为止。 

能够善于鉴别,主动地汲取书中养分,不断实践把经典吃透,才是真正的读有用之书。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学会向天借势,是顺应自然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让个人的奋斗与天地间的运行规律相和谐,从而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学会向人借力,是认识到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人际交往中寻求合作与共赢,让智慧与力量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

学会向经典借智,是汲取千年文明的精髓,从名著书本中汲取养料,让先贤的智慧成为我们逆境成长的营养品,助我们进一步突围。 

我们能够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在顺境中保持谦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借”的秘籍,功不可没。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