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你准备干什么?
佛系躺平?看遍祖国、周游世界?还是三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
上世纪90年代初,50岁退休的关玉香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创业。
谁也想不到,34年后,这个普通的退休女工会缔造出一个金属包装行业的帝国:她创办的奥瑞金科技年营收超138亿,累计纳税突破100亿元,为红牛、元气森林、青岛啤酒等30多个大牌定制易拉罐,把工厂开到了海外。
她说,下一个30年,再纳税百亿!
关玉香的故事,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的创业启示录,50岁开始创业,她没有名校光环,没有资本加持,甚至没有一点行业积累。
“一股劲儿”和水滴石穿的坚持,她30年不灭。
抬头一片苍茫月,是我生生不死心。
一、两次创业,结缘易拉罐
1939年,关玉香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军人家庭。受家庭环境影响,她骨子里流淌着军人不服输的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即使生活困苦,也不轻易低头。关玉香最初的创业基因,就在她服务了30多年的工厂里。
19岁时,因家境贫寒,她无奈辍学,进入北京仪器仪表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这一干就是32年,她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工人晋升为车间主任。50岁退休时,她本可以好好享受下退休生活,含饴弄孙,走走逛逛的,但她并没有选择这样悠闲的生活。
退休即创业,她在北京创立了一家仪表盘工厂。她自信地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一定能有番作为。尽管她付出了无数心血,日夜操劳,但无奈行业一片红海,新工厂很难立足,不到三年就关闭了。
关玉香的创业首秀失败了,但她的创业之火并未熄灭。1994年去海南旅游时,她体验到了改革开放的生机。尤其是这个旅游胜地的饮料行业十分发达,椰汁、芒果汁、咖啡等品类层出不穷。她敏锐地捕捉到商机,她注意到饮料的包装几乎都不是海南本地制罐企业产的,尤其是易拉罐,多数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当地也有一些工厂,但没有真正专业做基础包装的。
发现市场空白,关玉香觉得本土生产是非常可行的。机会眷顾有心有脑的人,海南文昌清澜经济开发区当时有个招商政策,政府可以垫资200万支持七月建厂。于是,她决定南下创业。从北京到海南,不变的是这位老太太过人的胆量,超人的毅力。
1994年,关玉香拿出几十年攒下的30万,加上200万元政府垫付资金,在海南文昌成立文昌奥瑞金制罐公司。同年,奥瑞金正式建厂,简陋的生产线,16名工人。200万的垫资是要还的,而彼时的关玉香除了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创业,几乎别无其他了。但当时她并没有畏惧也没多想,她后来回忆道:“那个时候想的就是要做这件事,怎么想办法把它做成。”
幸运的是,这次关玉香的选择是对的。大概3年后,这200万就还清了。
二、41次往返,终与红牛“共生”
创业之初,作为跨界进入制罐行业的小厂,奥瑞金只能接到一些小型饮料厂的订单,利润微薄,勉强维持运营。但创始人关玉香毫不气馁,她扎根海南文昌,与工人同吃同住,亲自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
若是按部就班地发展,奥瑞金或许会像无数小厂一样,默默无闻地消失在市场竞争中。然而,转机不期而至——
泰国天丝集团创始人许书标,这位祖籍海南文昌的华裔企业家,于1991年携家人回乡探亲,并对当地进行投资考察。1993年,许书标在海南正式成立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
得知红牛落户海南的消息,关玉香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深知,若能与国际知名品牌红牛合作,不仅能为奥瑞金带来稳定订单,更能让企业迈上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
但难题摆在面前:一个初创小厂,凭什么获得红牛的青睐?
关玉香再次展现出她敢想敢做的特质。她认为,尝试或许会失败,但不试就永远没有机会。
果然,当红牛得知奥瑞金只是个成立刚满一年的小厂时,直接拒绝了合作请求。但关玉香却在这次接触中获取了一个关键信息:红牛对罐体质量要求极高,必须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粉末补涂工艺。
在制罐行业,三片罐需要在焊接后对焊缝进行补涂。当时国内普遍采用液态补涂技术,而红牛要求的粉末补涂技术不仅能提供更好的防腐蚀保护,也代表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尽管这项技术投入巨大,且当时只有红牛有此需求,关玉香却果断押上全部身家,甚至抵押房产,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粉末补涂设备和工艺。
随后两个多月里,这位年近花甲的女企业家往返海南、深圳、广州等地达41次。每次洽谈,她都带着精心准备的设计方案、生产流程优化建议和成本控制措施。虽然屡遭拒绝,但她白天洽谈业务,晚上钻研技术,始终保持着惊人的热情和毅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关玉香的执着精神、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周密的合作方案,最终打动了红牛。1996年7月,奥瑞金生产的第一个红牛罐正式出厂,并获得红牛方面的高度认可,双方由此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借此契机,奥瑞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到1998年,公司年产量已突破1.5亿个。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玉香创新性地采用"贴身建厂"模式,红牛在哪里建厂,奥瑞金就跟到哪里。从北京到湖北,从广东到江苏,奥瑞金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网络,既为客户节约了物流成本,也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凭借与红牛合作积累的经验和口碑,奥瑞金陆续获得了青岛啤酒、加多宝、东鹏特饮、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知名品牌的青睐,真正成长为国内制罐行业的龙头企业。
"想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那股劲儿,没有这个精神不行。"关玉香在回顾创业历程时,语气依然坚定。
从退休女工到"易拉罐女王",关玉香用她的执着和远见,书写了中国制造的一个传奇故事。
三、技术突围,“为民族产业贡献力量!”
“当时,合同定了,定金交了,设备也安装了,他不给我基础资料。我去找他要,他说了一句话,‘我给你你看得懂吗?’”。
这是关玉香自己的讲述。奥瑞金成立之初,她向中国台湾某企业购买设备,卖家不给她技术文件资料,并轻蔑地反问了她。
采访片段中,已然走过这段“技术贫瘠期”的她,依旧苦涩地点了点头,“这句话我记一辈子,我一定要在制罐行业搞明白,把技术这条路走下去,不能让别人小瞧了我们。”
小是掌心里的铁罐,大是打破国外垄断的决心。
“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是奥瑞金的研发模式。
“为什么咱们的罐比国外的贵?”有一次,与奥瑞金合作番茄酱的企业家直接找到了关玉香。
不太可能,这是关玉香的第一反应,毕竟国内生产成本应该低很多。
而后来,经过反复推敲查验发现,我国当时做番茄酱的概念铁厚度是0.21mm,而国外是0.15mm,这大大提高了成本,影响客户选择,也影响消费者体验。
就基板减薄问题,奥瑞金立马开始研究,并率先将一种通过冷轧可以减薄厚度至0.1-0.17mm的DR材,应用到国内罐身产品上。
关玉香很自豪,“我们现在罐身铁厚度可以做到0.12mm,基本和国际接轨了。”
这一步,与国际接轨;下一步,是占据一席之地。
覆膜铁是让关玉香很骄傲的新材料。
上世纪70年代,食品罐头出口是中国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国际前沿的覆膜铁难题亟待攻克。
这项技术由日本首先发展,欧美国家紧随其后,但他们却都对去参观交流的中国人员严格保密,不透露一丝信息。
研发这一材料,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难度,而且研发资金体量大,研发周期长,风险极高。但为了打破国外垄断,2007年,奥瑞金正式调研立项,7年时间,成功投产。
2025年,覆膜铁的骄傲还在延续。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上,奥瑞金斩获四项荣誉——奥瑞金获誉“中国罐头产业坚守企业”、覆膜铁DRD系列碗罐荣获“最具创新力产品”、创始人关玉香荣膺“中国罐头产业终身成就奖”、副总裁陈玉飞荣获“中国罐头产业工匠”。
该系列的覆膜铁不仅大幅提升包装性能和环保水平,还通过设计优化增强了产品辨识度和使用体验,成为行业创新典范。
这背后依托的是奥瑞金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拥有大量专利,多项研发成果,并主导或参与制定了40多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科技创新,企业就不可能发展。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行业里为国家争光,为我们民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被轻蔑看不懂说明书,到引领行业规范,30年如一日,关玉香以敢想能干的硬核决策力,怀揣拳拳赤子心,走出了一条争气又长远的科技突围之路。
四、84岁,纳税百亿,捐款千万热气腾腾地折腾了一辈子的人,永远也闲不住。
“人活着就得有点意义,不管你是一个普通工人还是从事着其他职业,尽你的力量去做事。”2023年,84岁的她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纳税总额累计突破100亿元。在她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为国家纳税是企业家应尽的义务。她常常对员工们说,“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我们要懂得感恩,用实际行动回馈国家和社会。”
截止2023年底,奥瑞金已经完成了100亿的纳税。
关玉香说,“虽然我85岁了,但是,我蛮有信心奥瑞金在后30年还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下一步,奥瑞金希望在后30年的经营中,能够再完成纳税100亿的计划。
关玉香对幸福的理解很简单,也很朴素:工厂没事、工人没事、生意不错、努力纳税。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投身于各类公益事业。积极助学扶贫,累计捐款数额达2000多万元。奥瑞金内部已形成惯例,工厂所在地会支持当地条件落后的学校,对学校的食堂、图书馆、厕所、体育场进行升级改造,并为贫困学生捐款。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把你的人生过得完美。那完美是什么?不是个人获得什么,而是你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在谈及人生意义时,关玉香总结道。
五、50岁后,人生还有多少可能?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论语·为政》
行文至此,不禁感叹,这是一位怎样的中国老太太?
50岁开始创业,失败后又再度跨行创业,60岁以区区无名小厂拼出红牛订单,84岁完成纳税百亿,提出30年再纳税百亿。
蓬勃的生命力,熠熠生辉。
50岁,人生还有多少可能?刘邦48岁起义,50岁灭秦,54岁称帝,四百年的大汉江山由此开启。50岁的杜甫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白头诗人念念不忘的,依旧是推己及人。51岁的鲁迅在舆论笼罩和生命威胁下,坚定地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笔杆硬,骨头更硬。“炸鸡大王”哈莱德·桑德斯65岁创立肯德基,从破产餐馆老板走向全球连锁品牌创始人。
年龄不是枷锁,反而给了行者更多沉淀的智慧和向前的勇气,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所以,阳光明媚,我们一直在路上。起点可能决定不了终点,但这一次,我们有决心地起跑,终将到达想去而未至的远方。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知先天之命,更有后天之命。先天之命不可改,后天之命不可废。从今天开始,把握后天之命,走人生修行的大道。
来源: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