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大年”意外遇冷?只因消费者不好糊弄,市场玩法彻底变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9 12:02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看来,今年中秋国庆,商家想靠卖月饼大赚一笔的愿望破碎了。

节前的时候,不少人都预测今年是个“月饼大年”,毕竟国庆撞中秋也算是喜上加囍了,可谁承想剧本压根没按套路出牌!

节前吹得震天响,结果雷声震耳欲聋,雨点稀稀拉拉——预想中的抢购火爆没见着,倒是遍地看到了月饼礼盒“骨折”甩卖。

看来如今买东西的人,可不好糊弄了,卖月饼的要是没两把真刷子,还想像以前那样躺着赚钱?门儿都没有!

该说不说,这市场终究还是花钱的人说了算...

说一千道一万,这市场啊,最终还是买东西的人说了算。现在的人,尤其是当家管钱的,那真是精明透了。

首先看价钱。以前那种包装得跟珠宝盒似的、卖好几百一盒的月饼,今年明显不好卖了。大伙儿都捂紧了钱袋子,不轻易出手。好多人早早就开始比价,盯着哪个牌子有“早鸟价”。更有那沉得住气的,就硬等到节前一两天,看着商家囤的货卖不动着急了,开始打折促销了,这才慢悠悠地下单。现在手机买菜App太方便,今天下单半小时送到家,专等打折捡漏,划算!

其次看健康。如今生活好了,大家更讲究吃得健康。不少人买月饼前,都得把包装翻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瞅配料表,看看糖分高不高,有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所以那些标明“低糖”、“无添加”的月饼就特别受欢迎。有些老字号,比如苏州稻香村,干脆直接把“总含糖量<5%”印在明显的地方,就是摸准了大家这个心思。

还有啊,这月饼的“里子” 也比“面子”更重要了。虽说月饼是送礼的主力,但现在的人更看重实在和心意。跟热门动画、游戏联名的月饼,能吸引年轻人图个新鲜开心。而那些有地方特色的,像云南的火腿月饼、内蒙古的奶皮子月饼,靠着真材实料和独特风味,还是有很多老主顾认这一口。这说明,大家越来越喜欢有根、有故事的东西了。

买的人精明了,卖的人可就压力山大了。今年的月饼市场,那真是“冰火两重天”,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那些家大业大的老字号和知名品牌,比如广州酒家、美心这些,底气还是比较足的。牌子响,信誉好,渠道广,还是占着市场的大头。他们为了吸引顾客,也是变着法儿地推出新口味,什么黑巧咖啡味、玫瑰酸奶味都来了。同时,他们也没闲着,使劲儿开拓外地市场。有的企业财报里都写了,外地市场卖得好,是他们增长的关键。

前几年特别热闹的一些跨界品牌,比如有名的奶茶店、玩具店,今年感觉动静小了不少。他们好像明白了,光靠馅料猎奇不行了,得更注重礼盒的设计有没有文化味、实不实用,靠品牌本身的调性来吸引人。

最难受的,要数那些自己开的小烘焙工作室和一些酒店。他们真是两头受气:一边是大牌子过来抢生意,另一边是面粉、油、糖、人工啥都在涨价。以前那种单位一订就是几百盒的大单子少了,净是些三盒两盒的散单,忙活半天也赚不到几个钱。有自己开店的老板直叹气,说今年是“最差的一年”。

不过,也有那脑子活、眼光准的。有的私房烘焙,不跟大牌子硬拼,专门做那种个性化定制的小礼盒,服务特别周到。还有的品牌,比如山姆,甚至想到了养宠物的人,推出了“宠物月饼”,没想到还挺受欢迎。这就叫“东方不亮西方亮”。

照这么发展下去,月饼这行当以后得往哪儿走呢?路子其实也挺清楚的。

头一条路,就是得想办法让月饼变得更“日常”。不能光指着中秋节这几天。除了超市、专卖店,得更倚重手机上的外卖平台,让人想吃点心的时候,能顺手就买个月饼尝尝。有的大企业已经在琢磨,要推出一年四季都能卖的月饼系列,这当然对月饼本身的口味和样子都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条路,就是把“特色”做足。咱们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好吃的。好好挖掘本地的饮食文化,做出别地方没有的月饼,既能让大家尝个鲜,也是跟别人区分开的好办法。同时,把月饼卖到国外去,现在看也挺有前途。听说今年有些地方的月饼出口量涨了不少,主要卖到东南亚那些华人多的国家。让这代表团圆的中国点心,也走出国门,让外国朋友尝尝。

这么一圈看下来,心里就透亮了。所谓的“月饼大年”没来,并不是大家不吃月饼了,而是市场和人们的心态都变了,变得更实在、更理性了。这对咱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合心意、更健康的产品。对于那些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企业来说,也是个机会。只要咱们的产品好、牌子硬、路子新,就不怕没市场。月饼这份传承了千年的老生意,正在换上新衣裳,走上一条更健康的新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