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绿色有机、稳供应 金秋“丰”景筑牢民生根基 守护“烟火气”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9 02:19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央视网消息:眼下,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的各个玉米种植地陆续迎来收获期,一台台大型农机驰骋田间,有序开展收割作业。

在大连金普新区的登沙河街道的一处规模化种植基地里,2200亩玉米全面开镰收割,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穿梭田间,摘穗、剥皮、装车一气呵成,秸秆同步粉碎就地还田。

从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精准作业,到新式条耕播种机保护性耕种,再到植保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金普新区持续探索农业机械化升级,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九成,现代农业装备的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近年来,金普新区积极培育骨干农机合作社,基本形成“统一调度、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农忙时节,农机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统筹调配农机具,实现“哪里需要哪里到”的高效作业。

陕西:朱鹮伴稻飞 18万亩有机水稻迎丰收

1981年,我国鸟类学家在陕西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境内,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当地为了保护朱鹮,坚持农业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40多年来,随着朱鹮数量的增长,当地的有机水稻也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这段时间,在洋县纸坊街道文同村的田野上,金灿灿的水稻谷粒饱满、长势喜人。趁着晴好天气,农户们抓紧抢收,收割机穿梭在田垄间,伴随着机械的轰鸣,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身,脱粒、碎秆、装车一气呵成。

这片稻田不仅是朱鹮常来觅食的栖息地,更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田”。

当地有机水稻的蓬勃发展源于对朱鹮的长久守护。为保护朱鹮,洋县在朱鹮活动区域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这一生态保护举措为有机农业埋下了 “种子”,而有机水稻作为契合当地生态需求的产业,率先在朱鹮保护核心区落地生根。

四川蓬安:瓜果蔬菜上市忙 做好保障稳供应

国庆假期,四川南充通过筑牢蔬菜基地生产防线、强化农贸市场监管保障,实现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为市民欢度佳节筑牢民生根基。

在南充蓬安县新园乡蔬心园家庭农场的田间地头,小白菜、上海青等秋菜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随后装车运往城区市场。

在城区市场内,各类蔬菜摆满摊位,青椒、黄瓜、白菜等时令菜一应俱全。市场入口的价格公示牌上,各类蔬菜价格清晰明了,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正沿着摊位巡查,实时记录蔬菜存量。

据了解,假期期间,当地通过联动多家种植合作社、畅通产销直供渠道,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服务,全方位保障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价稳定”,用扎实的保供举措守护市民的节日幸福感。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