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里的经济故事:火爆的汉服,从景区“设进”高校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8 22:44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记者丛佳鑫)节假日里,身着汉服,衣袂飘飘,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游客,成为不少人流如织的景区里独特的一道风景。提起汉服,就少不了要讲山东曹县的故事。在这里,每天有超2万名主播身穿汉服直播带货;全国90%的5A景区引入曹县汉服租赁与体验服务;每到大型节假日,曹县汉服工厂几乎要把缝纫机“踩到冒烟”……

  “今年双节期间,我们每天都要接待大量顾客,生产车间在持续加单,主要是儿童款汉服特别受欢迎。”曹县有爱云仓汉服基地负责人姚驰行告诉记者,双节期间曹县汉服销量可观,“这段时间忙完,我们还要‘备战’春节市场,推出更多款式的汉服,让更多顾客穿着汉服拍照打卡。”

  2023年,曹县汉服火爆全网,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时至今日,曹县依旧用“硬核数据”证明汉服产业热度不减:2025年1至6月,曹县汉服销售额达61.4亿元,同比增长10.27%。目前,曹县拥有汉服生产企业2700多家、网店1.5万余个,汉服产业从业者近10万人。

  一场“汉服热”,带动汉服逐渐从曾经的“小众爱好”成为如今的“大众穿搭”。但热闹背后,曹县汉服产业也存在低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爆火之后,曹县汉服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近日,记者探访曹县山河锦绣汉服设计馆负责人陈龙,聆听他的“破圈”新思路。

  “带着设计灵感来到曹县,从印花、刺绣到成衣制作,上下游企业紧密布局,不出一天就能让脑海中的衣服穿在身上。”2024年刚来到曹县时,完备的汉服产业集群让陈龙眼前一亮。他随即收购了一整条汉服生产线,让自己的奇思妙想落地,还带领团队不断在创新上下功夫:“我们尝试将导电丝织入汉服面料,让衣服不起静电;在传统形制基础上增加口袋,方便买家穿汉服出行。”

  深入了解行业后,陈龙发现了比市场“内卷”更严重的问题——人才短缺。“目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多以西方设计体系为核心,中式服装设计与研究的课程,多集中在硕士阶段。基础的‘断层’,导致中式服装设计难以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陈龙说。

  带着这样的思考,陈龙开始着力聚焦校企合作,尝试为曹县汉服产业打开发展新路径。

  “我们将校徽与牡丹花结合作为服装的底纹,挑选校花等学校的代表性元素作为主体图案。云肩设计为上、中、下三层,象征着层层递进的学习顺序。”陈龙一边指导学生设计高校联名款马面裙,一边告诉记者,工作室已经与1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鼓励更多学生在毕业季穿上汉服。

  陈龙告诉记者,除了制作联名款汉服,他还通过校外实习等方式,吸引了不少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来到他的工作室实习。在这里,学生不仅要锻炼设计技能,还要深入接触汉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学会与生产企业、设计团队沟通,让自己的设计落地,并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山河锦绣协助工作时,我亲眼见证了高校联名款汉服从设计稿走向成品的整个过程,突破了‘只懂画图’的局限。”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杨雯清欣喜地说,“未来,我将深耕汉服设计这个领域,结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做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网络流量固然重要,但我希望跳出‘流量依赖’,深耕汉服文化、培育行业人才,让曹县汉服从‘一时爆火’走向‘长久繁荣’。”陈龙说,他期待更多学生毕业后来到曹县从事汉服相关工作,让教育成果反哺产业发展。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