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璞的赵敏,至今让人念念不忘。那个1984版《倚天屠龙记》里,聪明又倔强的蒙古郡主,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一样。她演得活灵活现,可谁能想到,现实里的她,人生却像一部苦情戏,充满心酸和坎坷。
她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退役军人,母亲做文职,还有两个哥哥。按理说,家里唯一的女孩应该被宠着,可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刘玉璞小时候没少受冷落。哥哥们玩得开心,她却得干家务,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家里对她来说,不是温暖的港湾,更像个沉重的包袱。
更难受的还在后面。父亲脾气不好,爱喝酒,喝多了就对妻子和女儿发火。家暴成了家常便饭。刘玉璞常常被打,母亲却从不站出来护她。有时候,母亲甚至还跟着责骂她,让她觉得更孤单。这样的日子,让她从小就学会了咬牙坚持。
事情远不止这些。父亲的行为越来越过分,甚至对她做出性侵犯。这样的伤害,不只发生在私下,有时还当着母亲的面。母亲明明知道,却选择沉默,从没给过她一丝安慰。刘玉璞心里像扎了根刺,痛得她喘不过气。她后来在自传里说,父亲在她眼里就像个魔鬼。
为了逃离这个家,她拼命读书,终于考上大学。大学读的是广电系,这为她后来进演艺圈铺了路。她以为新生活能让她摆脱过去,可童年的阴影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她对人变得特别小心,不敢轻易相信别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选择。
18岁那年,1981年,她拍了一支口香糖广告,清纯的模样一下火了。她休学去了香港,加入邵氏电影公司,事业起步很快。1982年,她演了《贼王之王》和《卒仔抽车》,这两部喜剧片让她有了不少粉丝。1983年,她又转去拍动作片,《少林传人》《水晶人》,演技让人眼前一亮。她的外形和气质特别适合大银幕,很快就成了红人。
1984年,她回到台湾,接演《倚天屠龙记》的赵敏。这个角色让她彻底火了。赵敏的机灵和刚强,被她演得太到位,很多人觉得她就是书里的赵敏。那一年,她还拍了《新飞狐外传》《霹雳雷电》,事业正红得发紫。可就在大家都以为她会一直红下去时,她却突然说要退出娱乐圈,因为她要结婚了。
事业高光的时候,童年的伤痛其实还在折磨她。她拍戏时偶尔会情绪低落,但靠着专业态度撑了下来。结婚后,她以为终于找到依靠,选择了息影,专心做家庭主妇。2007年,她短暂复出,演了《我看见兽》,但已经没掀起什么波澜。她的赵敏,至今还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
她在教堂认识了牧师张建中,觉得他可靠,很快就结婚了。她满心以为这是幸福的开始,可婚后没多久,丈夫就变了脸。他不仅花光她的积蓄,还对她动手。她生了两个女儿,为了孩子,她忍了很久,不愿离婚。可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她甚至好几次试图吞药结束生命。2004年,她和丈夫分居,2007年终于离婚,结束了痛苦的婚姻。
离婚后,她去找父母帮忙,却没得到一点温暖。父亲甚至又对她动手,这让她彻底跟家里断了联系。她一个人生活,靠教画画和表演赚钱,还写书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症。她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这种病有多折磨人。可生活对她太不公平,2009年5月11日,她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46岁,独自在台北的出租屋里。朋友三天后才发现她已经走了。父亲知道后,只冷冷地说别打扰他的生活。
刘玉璞这一生,太缺爱了。从小到大,她都在找一个能依靠的港湾,可从父母到丈夫,没一个人真正给她温暖。她演的赵敏,那么坚强,可现实里的她,却总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她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忍不住想问:如果她能多点爱,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她的经历,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多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坚强,实则脆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