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丰收节里看变迁: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7 09:22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田间地头,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若将目光稍稍聚焦,便会发现,今年的丰收图景里,一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正述说着中国农业与农民命运的深刻变迁。

记忆中,农民的丰收总是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紧密相连。那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饱含着汗水的咸涩与靠天吃饭的忐忑。而今,行走在各地的现代农业园区或规模化农场,场景已大不相同。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野上精准作业,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巡弋上空,将农田数据实时传回云端;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让特色农产品飞出乡村、直达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些景象告诉我们,丰收的内涵正在拓展,它不仅是自然禀赋的馈赠,更是科技赋能、智慧耕耘的结晶。

这种从“体力活”到“技术活”的转变,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小切口。它意味着,农业正逐步告别单纯依赖经验和体力的传统模式,转向依靠科技、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路径。智慧农业的星星之火,已在各地呈现燎原之势。农民们通过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再是被动顺应自然的生产者,而是主动运用现代科技、驾驭市场规律的农业经营者。这个过程,无疑在重塑着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更深层次看,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正在为农民带来身份与职业认同上的“丰收”。过去,农民的身份常与“辛苦”“收入不稳”等标签联系在一起。如今,当种地变得“高大上”,当“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农民的社会形象和自我认知都在发生积极改变。这份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与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农民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基础。丰收的喜悦,不仅在于仓廪实,更在于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那份踏实与尊严。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依然存在,广大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有机衔接仍需加强。丰收节的庆祝,既是对既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鞭策。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红利,仍需在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政策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中国农民用勤劳和智慧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崭新的丰收故事。这个丰收节,我们庆贺累累硕果,更期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科技之光能照亮更多田间地头,智慧之水能灌溉更多希望田野,让亿万农民在时代的浪潮中,持续收获满满的幸福与荣光。

【来源:滨州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