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莫家蝶的坚持与超越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7 05:01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01

开始

韩国龟尾体育场内欢呼声震耳,莫家蝶双臂高举,激动、雀跃、呐喊,这是她的第一个亚洲冠军。

“超级累,超级无敌累。我那场状态没有那么好,但跑得很拼命,冲线后运动员躺倒一片,我本来也想躺下去,但又想稍微忍一下,先看一下成绩。我坐在跑道上等着,听到现场发出了非常大的欢呼声,我想是谁赢了?一看到是我,我当时一下子就不累了……”回想当时的场景,莫家蝶依然十分激动。

仅仅0.01秒之差的压线绝杀,中国田径项目女子400米栏长达20年的“冠军荒”在2025年5月31日进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被终结,为了这块金牌,莫家蝶全力奔跑了13年。

 2025年亚洲田径锦标赛,莫家蝶获得女子400米栏金牌

25岁的年纪,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称之为“老”,但莫家蝶已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将”了。从2012年获得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运动会1500米第一名开始,莫家蝶便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田径生涯,一步步成长为今天中国女子田径队400米和400米栏项目的领军人物。

“全国锦标赛7连冠”“第26届亚锦赛女子400米栏冠军”“中国混合400米接力全国纪录保持者”,种种荣誉的背后是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珍藏着无数片段,记录着这位25岁姑娘的成长、柔软与坚强。

13年前,一位年仅12岁少女的“毅然决然”则是这一切故事的发端。

莫家蝶的名字是爷爷给取的,其中的“家”字按照家谱排序本应写作“嘉”,但是爷爷在给她报户口的时候写错了,一并写错的还有她的生日。莫家蝶反而更喜欢这个无意中写错的名字,“更适合我,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出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的莫家蝶小时候要比别家的孩子更瘦小一些,而且时常生病。但她又是个很爱动的孩子,常常跟同村大大小小的伙伴玩在一起,在田间追跑打闹。“割完稻谷以后,我们会把稻杆踩在泥里面,大家在田里追追玩玩。”莫家蝶回忆童年收稻谷的场景时说到。

那时肇庆市的田径队教练经常会到下辖的各个县里挑选运动员,莫家蝶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心想参加体育训练或许能让自己身体变好一些。可是瘦小的莫家蝶起初并没有被教练看中,她便主动找到体育老师要参加学校的选拔测试,经过种种测试竟然被选中了,继而被分到了1500米项目并开展训练。在同年举办的县运动会当中,莫家蝶取得了女子1500米的冠军,那一年她只有12岁。

生活中的莫家蝶

肇庆市体育学校田径教练杨金花在看过莫家蝶比赛后,觉得她全程节奏保持得不错,最后100米也能“冲”得起来,是个不错的苗子,于是问她“要不要去肇庆试一下”。

要不要去市里参加正规训练,莫家蝶的家里一开始存在两种意见——爸爸同意,妈妈反对。妈妈的反对其实是源于对女儿的担心,莫家蝶选择的体育之路无疑是充满艰辛的,妈妈担心身体瘦弱的她不能照顾好自己,希望莫家蝶的生活更稳妥一些。过了一段时间,当妈妈看到莫家蝶在训练队能够将自己照顾得很好,变得越来越独立,那时候才真正放下心来。

“我妈妈说我刚出生的时候跟小猴子一样,很小一个,可能是营养不良。去市队前要做身体检测,当时测出来我有点贫血,教练就问我还去不去。我当时没有犹豫,我还是想去……练上体育之后,我不仅是身体变好了,更可以看到更多东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型运动会是什么样的,(对于市队的训练生活)我还是蛮好奇的、蛮向往的。”莫家蝶说。

 训练中的莫家蝶

莫家蝶还记得当时给爸爸打电话的情景,“我记得好清楚,爸爸当时在外面工作,我打电话跟他说,说我真的很想出去看一下,去试一下。我是哭着跟他说的,因为觉得(去市里训练)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出去将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又是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

莫家蝶的父母即便有诸多不放心,最终还是尊重并支持了女儿的决定,并且在日后莫家蝶遭遇迷茫、害怕、想要退缩的时刻不断地给予她信心和鼓励。毫无疑问,莫家蝶自有的天赋和努力铸就了她的奖牌,但家人的默默支持才是这位从乡间小路跑到奥运赛场的姑娘的力量源泉。

02

成长

通向冠军领奖台的道路并非坦途,其中不但布满荆棘,甚至还有让人目眩的岔路,稍有犹豫,人生便是另一番情景。运动员仅仅付出汗水、泪水是不够的,更需要勇气、智慧和无比坚定的信念。

将时间拨回至2014年,莫家蝶面临了一次目前看来仍是很重大的抉择。那年6月,莫家蝶被安排到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集训一周,14岁的她感到有些不适应。

“我当时到二沙省队的时候,觉得氛围比市队更严格、更严肃,我跟师姐们年龄又差得比较大,那时我没有特别的目标跟方向,是比较迷茫的时候。钟导(钟少婷教练)问我,你想不想留在这里,你想不想来二沙?如果是别人,肯定是希望留在省队的。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我有点退缩。”莫家蝶回忆道。

关键的时刻,教练和家人都给了莫家蝶以相似的鼓励,“你已经走到现在了,怎么会想要放弃?你应该到更高、更大的舞台去试一下。”

训练中的莫家蝶

家人和教练的鼓励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人生终归还是需要自己去掌握。因为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短暂的迷茫被坚定的心所取代。

“9月份我就上省队去了。我是换了一个心态去的,我坚定了自己要走这条路的心,于是积极地融入到省队环境里面。大家都很关心我,很包容我,我也是开朗、活泼的人,于是很快地就跟大家都熟了,整天嘻嘻哈哈的。”莫家蝶说。

如果说2014年的迷茫是年仅14岁的莫家蝶信心的试炼,那么2020年到2022年期间心态的转变,才标志着莫家蝶逐渐练就了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强大“内功”。回望此前的煎熬、压力、痛苦,它们共同重铸了莫家蝶的筋骨。

2018年年中到2019年的时候,莫家蝶曾饱受失眠之苦。因为那段时间在莫家蝶成绩的上升期,更多的期待让她更加紧张,那时她的压力很大。莫家蝶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压力大才睡不着的,还以为是训练太累才睡不着。莫家蝶回忆那段让自己痛苦的时光说,“那段时间,我觉得真的很难受,我这样睡不着不行,对我身体是非常大的消耗。我当时瘦得皮包骨,很恐怖,我觉得自己当时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

2020年到2022年期间,莫家蝶慢慢地尝试转变。开始了她所谓的‘摆烂’和放松。莫家蝶只把精力专注在把每年冬训后的第一场比赛比好,检验自己今年的状态如何,至于后面的比赛,莫家蝶选择让它自然而然进行就好。“不再因为还没有开始的比赛来束缚自己。再失眠我就躺在那里,能睡就睡,睡不着就拉倒,反而慢慢地就睡着了。”压力没有把莫家蝶压垮,反而让她的心里素质朝着更优秀运动员的方向跨越了一大步,那个阶段,成为莫家蝶思想开始成熟的关键时期。

莫家蝶自己摸索出来的这套对抗失眠和焦虑的“心法”,曾在2024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上使用过。因为那次比赛之前她再度失眠。

莫家蝶在2023年的时候练得很好,准备得也非常充足,参加杭州亚运会的目标是想取得巴黎奥运会参赛的资格。但是因为一些身体原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最终跑出了55.01秒,虽然收获了银牌,但没能取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这让莫家蝶觉得有些遗憾。

 2024年杭州亚运会,莫家蝶获得女子400米栏银牌

于是在这次比赛前,莫家蝶不免想得有些多,当晚再度失眠。所幸第二天的比赛是中午11点以后才开始准备,莫家蝶便选择起来看电视。“虽然一开始没睡着觉,但是我也没有内耗,我想睡不着就不睡了,就起来看了一会电视,有点困意了,我再躺下睡的。”莫家蝶说。这次她不再与失眠“对抗”,而是选择顺其自然,在放下无法入眠的焦虑后,莫家蝶反而慢慢地沉入梦乡。

“哇哇哇,我达标了。”回想当时的情景,莫家蝶仍特别激动。那场比赛她跑得很放松,以至于冲过终点以后都不知道自己达标了。“到了赛场,我什么都没想,反正昨天晚上睡得不好,可能也达不了标。无所谓了,在日本的赛场,我信心满满,无所谓,随便跑,能跑多少是多少。”遗憾终成过去,莫家蝶越来越懂得如何专注当下。

最终在这场女子400米栏比赛中,莫家蝶创造了当时个人的最佳成绩——54.78秒,并且取得了入围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2024年,莫家蝶代表中国女子田径队站在了巴黎奥运会女子400米栏的赛道上,中国田径队这次的入围距离上一次,足足过去了12年。

 2025年巴黎奥运会上的莫家蝶 

03

柔软

在朋友们的口中,莫家蝶还有很多称谓——“莫莫”“家蝶”“莫仔”“蝶蝶”,她自己在微博的名字则是“莫莫是金鱼”。

“因为我是一个只有七秒记忆的金鱼,脑子记不了什么东西,老是忘记。”莫家蝶这样解释网名的由来。莫家蝶的日常总会给人以乐观开朗、大大咧咧的感觉,这无疑是她真实的一面,但莫家蝶的另一面实则敏感、善良、细心,坚强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颗柔软的,懂得感恩的心。

莫家蝶会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小玩偶,或者朋友送她的一些比较可爱的玩偶挂在包上,“会让我觉得这个包包比较温馨,不会那么冷冷清清的。”莫家蝶还喜欢猫猫狗狗,在她老家现在有5只猫猫,狗狗只剩下1只了,之前莫家蝶家中有3只狗狗。“我们学院也有很多的流浪猫,学院会统一对这些流浪猫进行管理,给它们做绝育,它们可胖,可可爱了。”莫家蝶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开心。

面对赛场上的竞争对手,普遍会想到如何去分析对方、战胜对方,莫家蝶则流露出更多出的善良和尊重。

莫家蝶在2025年亚锦赛赛场上看到阿德科亚的时候感到震惊,因为莫家蝶知道阿德科亚身上有很多伤病,甚至已经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了,没想到阿德科亚还能来参加比赛。“我在现场看到阿德科亚,能感到她确实是很痛苦的,但是她能忍受身体上的伤病,能忍受内心的对于400米栏的恐惧,所以我很敬佩她。”莫家蝶在回忆今年5月31日险胜的那场比赛时说到。

 2025年亚洲田径锦标赛,莫家蝶获得女子400米栏金牌

除了懂得尊重对手,莫家蝶还会在赛场上做一些她自认为顺手为之的事情。赛事期间,运动员休息的座椅上往往会留下一些被随手丢弃的道次号码布,上面别着安全别针。莫家蝶只要看到,都会整理并扔进垃圾桶。

“我很怕下一个人坐上扎到了,运动员因为这种事情受伤,非常不值得。所以我会把它们扣好,叠在里面,扔进垃圾桶,别人顺手扔的我也会帮忙整理。”莫家蝶说。

在生活中,莫家蝶则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爱好”,收集一些好看的袋子,装衣服的、装奶茶的,只要是好看可爱的袋子,莫家蝶都会把它们放在宿舍门后的一个大袋子里。“有些人说我老是收集这些‘垃圾’放在那里干什么,但我觉得迟早有用得上的时候。每当我的队友和教练要装东西的时候来问我,让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袋子时,我就觉得很满足。”

莫家蝶的枕头下面,总会压着一个平安符,那是爸妈给她求来的,莫家蝶非常珍惜。“这个不仅是爸爸妈妈给我的平安符,还是他们的心。我能感觉到他们时时刻刻在关心着我。”莫家蝶说。

在莫家蝶的心中,物品的珍贵与否,绝对不是用金钱衡量的。类似于平安符这种并不昂贵,但是特别珍贵的东西在莫家蝶那里还有很多,比如朋友给她画有比赛细节的卡片、朋友画的蝴蝶兰等等,“有时我只是随口说说,他们就会记在心里,让我感觉到他们是关心我的,他们在给予我力量。”莫家蝶说。

 生活中的莫家蝶

从莫家蝶14岁进入广东省队开始,便和钟少婷教练朝夕相处,迄今整整11年。在莫家蝶的心中,钟少婷指导与她早就超越了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钟指导带领她训练、照顾她的生活,偶尔还会一起打打麻将、玩玩牌。钟少婷是莫家蝶的教练,但也是母亲、朋友、姐妹。

钟少婷指导很关心莫家蝶的日常生活。莫家蝶14岁时到省队训练,那时她还没有工资。钟指导会想办法让莫家蝶多吃一点点,时常给莫家蝶买些营养品。“我当时贫血,而且很瘦,1米58,才45公斤。这对于当时我们这个项目组来说是非常瘦的,况且我们的训练量非常大。钟指导就会每周都给我买‘益力多’,让我有更好的胃口,去吃更多的东西。”

在训练场上,钟指导是一位被运动员公认的有计划、训练严格的教练。但她其实特别能听取运动员的意见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如果莫家蝶觉得某几堂课的训练量对她来说负荷特别大,或者她自己当天的身体感觉不太舒服,她会直接跟钟指导说出来,训练时就会稍微放轻松一点。因为钟指导知道,运动员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正是因为钟指导对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时刻关注,才保证了莫家蝶至今没有受过重大的运动伤害,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

钟指导总是特别支持莫家蝶去国外交流学习,她觉得自己的训练水平或许只能让莫家蝶达到现今的高度,她希望自己的队员能够看到更多的训练方法、训练理念,还能把这些带回来激发自己灵感。“我觉得钟指导是一位很好的教练,是一位大气且敢于放手的教练。”莫家蝶说。

“钟指导自己觉得她不能带我走到更高的水平,但我觉得她完全可以。因为我觉得走向更高的水平,不仅是要有更多新的东西,而是把已有的东西巩固住、再加强,我觉得是这样。”莫家蝶的这段话,既是对教练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确信。 

04

坚强

莫家蝶起初专攻800米和1500米中长跑项目,她与400米栏的缘分源自一次偶然的尝试。

莫家蝶休息的时候,看到另一个组的队员在练习跨栏,莫家蝶觉得很有意思,就跟教练说想尝试一下。于是教练让莫家蝶去试试。结果莫家蝶“左右开弓”的从一个个栏上跨了过去。一般之前没有跨栏经验的人会从栏架的一侧尝试着跨过去,当看到莫家蝶可以从栏架中间跨过去,教练惊喜地对莫家蝶说,“你有点厉害呀!”。旁边的队友也问莫家蝶是怎么做到的。“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去的,就觉得跑着跑着就过去了。”莫家蝶对第一次跨栏的场景记忆犹新。

教练觉得莫家蝶在跨栏上有天赋,加上她当时贫血会影响到中长跑的成绩,于是在她的那次尝试后,莫家蝶转项训练400米和400米栏。那时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转项缔造了一位中国女子400米栏的领军人物。

赛场上的莫家蝶

400米是田径项目中的“最难项目”之一,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维持高速输出,抵抗大量的乳酸堆积,是速度和耐力的平衡,是对运动员的意志力提出的极大考验。

400米栏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栏上技术、栏间节奏等更多难度。比赛要求,在400米的距离内安放10个栏架,每个栏架高0.762米。从第2个栏架开始,依照不同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步数普遍在14至18步左右。从第6个栏架开始,栏间步数相应增加。在高速奔跑状态下,运动员一旦节奏失去控制或者身体姿态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成绩,甚至会跌倒受伤。因此,有一个事情是跨栏运动员必须要克服的——对栏架的恐惧。

“我觉得对于小队员来说,最大的阻碍还是害怕栏架。刚开始训练或许只是犹豫,没有害怕。但是当摔过一次之后可能就害怕了,见了栏架可能就会往后缩,只要跑到栏架前身体下意识向后倾,那就一定是害怕的,那么在跨栏项目上肯定就会比不怕栏架的运动员练得更困难一点。”莫家蝶解释说。

莫家蝶也经历过严重的摔伤,但她的反应不是因此惧怕栏架,而是想去挑战它。正像莫家蝶在市队的杨金花教练所言,莫家蝶可以“左右开弓”只是跨栏的天赋,成功的密码却是身上的一股狠劲儿——“死磕”的精神。

赛场上的莫家蝶

莫家蝶刚刚接触跨栏的时候,在一次训练中,因为训练难度较大,莫家蝶摔伤了半边身体,“第二个栏,我直接撞了过去,整个人栽下去,头先撞在地上,肩膀、髋、头、膝盖都擦伤了。”

从地上爬起来的莫家蝶并没有在意自己受了伤,而是想自己不能就这样摔了,今天必须把它攻克。反而是教练让她先处理下伤口,休息总结一下,明天再继续。

第二次摔是莫家蝶给小师妹指导动作,结果脚尖挂在栏架上了,好在当时她穿着一条长裤,即便这样,裤子膝盖部位也磨了个大洞,莫家蝶起来活动了一下,觉得问题不大,就开始跟小师妹分析总结为什么会摔了。

“我每一次摔都不会害怕它或恐惧它,我只想去跨这个栏,想要去挑战它。”莫家蝶说。

受伤后的奔跑必然需要坚强,日复一日的艰苦的训练则依仗运动员强大的信念,冠军的领奖台上站立的是勇者,更是“长期主义者”,坚强之上更有坚韧。

赛场上的莫家蝶

“今年是我哭得最多的一年。”莫家蝶说。“有时候我们会吐槽钟导,要把她关进小黑屋。钟指导说,‘好的,你们跑,我就走远一点。’”在以往,9月份就可以结束全年的比赛,因为今年赛期的延长,莫家蝶冬训的训练量也会随之增加,加上莫家蝶在队中的年纪比较大,在跑能力课的时候会稍感吃力。

冬训基地,莫家蝶时常练到自我怀疑,练到她形容的“生不如死”的时刻。

“我作为她们的榜样,我肯定不能累了就不跑了。我累得要死,实在动不了的时候,我就在原地哭,但是我能动的时候,我就找别的地方哭一会……我们的训练氛围真的很好,有时候会说这不行,那不行,然而再一上场训练,每个人又都跑得飞快,狗都追不上那种。”莫家蝶说。

留意观察,会发现莫家蝶每次出场的时候手中都会拿着一瓶水。“起跑前喝一口水”已经是她的习惯,是一份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暗示。“这个水我是一定要喝的,喝完之后我就觉得我浑身都是力量,我准备好了。”莫家蝶说。

赛场上的莫家蝶

今年,正处在运动巅峰时期的莫家蝶创造女子400米栏54.63秒,女子400米51.74秒的个人最好成绩。这些成绩虽然跟世界顶尖选手相比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对于已经褪去青涩的莫家蝶而言,世界顶尖选手的成绩不再是压力,反而赋予她追赶的动力,莫家蝶的对手只有她自己。

世锦赛的突破又一次证明了莫家蝶拥有更大的潜能,她将再一次次地站上赛道,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这位爱笑的姑娘露出自己晒成小麦色的胳膊,“我今年多努力,多刻苦才能晒得这么黑,分界线这么明显,我平时都没有这么明显。”这句看似自嘲的话语中掩藏着无比的自信,它昭示着——莫家蝶“准备好了”。

来源:博客COVER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