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邓少明个展:形际穿越——在流动与凝固之间
时间:8月8日至9月21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二楼8号厅(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邓少明,建筑师、雕塑家与跨界艺术家,多年来探索建筑、雕塑、绘画与公共艺术边界,擅以数字技术演绎舞者形态,关注“形态学”在多维空间中的演化逻辑。本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对当代雕塑创作生态的一次个案式呈现——展出了邓少明创作的29组作品,这些作品以雕塑为基础,融合装置、影像、声音与互动元素,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可参与、可体验的空间叙事体系。本次展览在策划上注重“交互性”与“生成性”的表达,部分展区设有模型实验平台,观众可在现场进行自由拼装与参与,亲身感受“可变的雕塑”所带来的创造性体验。
抹去重来六十年——北京画院藏钟涵艺术研究展
时间:8月8日至9月21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二楼7号厅(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巡展扶持项目”,展出北京画院珍藏的钟涵先生1961至2021年60年间创作的油画、水粉、素描等精品,以及一件广东美术馆珍藏的钟涵先生油画《烧土豆》,通过“长河蜿蜒”“吾道不孤”“厚土之诗”三个单元,全面呈现钟涵先生厚积薄发、超越自我的艺术求索历程。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广东站)
时间:8月8日至11月2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四楼14号厅(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于1895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艺术盛会之一。它不仅是当代艺术的风向标,更是各国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此次回归展落地广东美术馆,不仅为广东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展示当代中国艺术的多维表达,同时传递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深圳——
流动的秩序——大芬美术馆典藏版画精品展
时间:8月19日至12月28日
地点:大芬美术馆一楼常设展厅(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东侧)
本次展览基于对大芬美术馆馆藏版画资源的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精选了涵盖铜版、木版(凸版)、丝网版(孔版)以及综合版等多种类型的精品力作。不仅旨在呈现版画本体语言的多样性与深度,更期望通过“流动的秩序”这一主题性策划,激活藏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对话,揭示其蕴含的艺术逻辑与时代精神。
世界的另一面:全球南方的声音、面具与图腾
时间:8月15日至10月12日
地点:OCAT A馆(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
深圳OCAT新展“世界的另一面——全球南方的声音、面具与图腾”从收藏家袁继新先生的五千多件藏品中,精选了一百多件来自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珍贵收藏展出,涵盖拱门、亭子、乐器、面具、首饰和图腾等,展现全球南方不为人熟知的艺术与文明,呈现出世界的“另一面”。其中,部分展品源自袁继新先生深入原始部落的实地探访,堪称罕见之作。
策马南山·城南花开——陈湘波艺术展
时间:8月15日至9月12日
地点:南山博物馆二层三号展厅(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2093号)
作为当代中国画坛与潮玩设计领域的杰出代表,陈湘波先生的艺术之路,始终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脉,同时又敏锐回应着时代的精神。他不仅以精湛的工笔画闻名遐迩,更勇于突破边界,在公共艺术、数字艺术、潮玩IP设计等多元领域开疆拓土。其笔下诞生了央视春晚广受大众喜爱的“瑞虎”“兔圆圆”生肖形象,也创作了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标识与吉祥物“火出圈”以及为顺丰速运打造了“小蜜蜂”IP。他将艺术的温度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彰显了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活力与蓬勃生机。展览分“城南花开”“观荷新境”“策马南山”三个篇章,为观众呈现一场层次丰富的视觉盛宴。
——香港——
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
时间:6月28日至12月31日
地点:香港文物探知馆专题展览厅及一楼(香港九龙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
香港回归28周年庆祝活动之一“唐风万里:多元交融开放的盛世”正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展览展出来自内地十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的28家文博机构的269件/套重要藏品(其中49件/套为一级文物),以及29件/套香港出土的唐代重要文物。本次展览分“走近大唐”“营建都城”“乐居长安”“海纳百川”“文人世界”“技臻于美”“长安西望”“扬帆出海”八个单元,展现大唐璀璨文明成果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为观众献上来自大唐盛世的文化与美学盛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