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搞了个大动作!最近,他们趁着建校30周年的机会,办了一场全天教育发展研究大会,还拉来了国内顶尖教育大咖。这场大会不光是庆祝过去,更是想在AI时代给未来的教育找条新路。
这场大会在深圳南山火热开场。南外集团的17所学校全员到齐,线上线下一起热闹。来的大咖可不少,有上海建平中学的创始人冯恩洪、深圳理工大学的创校校长樊建平,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李政涛等等。他们跟南山教育局的领导、南外集团的校长梁明一起,聊怎么让教育跟上时代。
南外集团这30年走得不简单。从1995年一所学校起步,现在已经有了17所成员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想办的不是普通学校,而是要培养能走向世界的创新人才。南山区教育局的陈登福说,南外的目标跟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想法很合拍。
梁明校长在会上讲,南外得抓住AI带来的机会。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教育,他们得找到新办法,让学生学得更好。专家们这次来,就是帮南外规划未来五年的路。梁明还说,南外要用学术研究做基础,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第一位分享的冯恩洪老师,60年的教育经验让他讲话很有分量。他说,AI时代得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不是挑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他给了七条建议,比如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还要让老师和管理更专业,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李政涛教授讲了怎么上好一堂课。他用“空白文档生成讲义”的方式,分享了六条理念。比如,课堂得围绕学生的能力设计,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他还总结了六个字:实、放、清、细、深、融,老师照着做,就能让课堂更吸引人。
下午的分享也很精彩。樊建平讲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他说,教育不能只看分数,得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还建议高中多搞点科研实践和AI教学,帮学生为大学做准备。他甚至提出,想跟南外一起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子。
丁伟老师分享了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念。她说,老师得有“教育家精神”,从真实、情感、思考和美感四个角度去教学生。她的想法是,老师通过好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找到学习的乐趣。
南外集团的做法,让人觉得教育真有希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路。这不只是南外的事,也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的缩影。你觉得,未来的教育会变成啥样?南外的路子,能不能成为更多学校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