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现场
学员合影
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自7月26日开班以来,各位专家的授课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顺利开展。
讲座现场
7月27日上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任军伟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画家个案与艺术社会史议题的互动与融通:以查士标与清初扬州画坛的研究为例》的专题讲座。
查士标是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画家、收藏家与诗人,当年扬州即有“卷轴家家查二瞻”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从查士标入手来考察清初扬州画坛,便具有了典型意味与阐释价值。而对于查士标的研究来说,宏论多于精研,谈单幅作品者多,详考师承渊源、深研艺术风格并解析其独特文化意蕴者少。至于清初扬州画坛的研究,则大多停留在零散的、片段式的、经验式的概述与评析上,缺乏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任军伟试图将两者深度结合,以对查士标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本体,并将其置于清初扬州文化的语境中整体观照和探索,兼顾画家个案与社会史议题的互动与融通。
任军伟主要致力于明清艺术史与书画鉴藏、艺术市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查士标与清初扬州画坛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查士标与董其昌书风比较研究》等课题多项。出版有《书画同源·徐渭》《中国绘画大师精品·查士标》《娄东画派》等专著多部,主编《历代书画手卷百品·绘画》《中国历代名家绘画大系》等丛书近两百种。
在大量文献、图像资料具体考证的基础上,通过查士标与孔尚任、宋荦、王士禛等诗人的酬唱,与笪重光、石涛、王翚等画人的交流,与汪如江、许松龄、江世栋等商人的赞助,考察和提供有关查士标在扬州活动的种种史实,勾勒其艺术思想的来源与审美趣味的嬗变,凸显其在清初扬州画坛的地位与价值。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任军伟以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查士标(1615—1697)为切入点,提出艺术史研究需突破传统“画家生平及作品分析”的孤立模式,转而将个体置于社会网络、文化生态与经济结构中考察;突出个案研究与艺术社会史的方法论意义,通过查士标个案,揭示画家与地域文化、商业资本、群体互动的深层关联,实现“个案精研”与“社会史视野”的融通。
任军伟在阐发艺术社会史如何深化美术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时指出,要避免宏论空谈,要充分运用好用心收集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需扎实考证个体经历(如查氏年谱、交游细节)。其授课为学员们提供研究方法与史学视野的双重训练,既是实践示范,也为学员们的美术评论学习注入史学纵深与社会学视野。
编辑 | 杨晓萌
撰文 | 姚 风
摄影 | 刘科瑶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