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这事儿,成了不少人选电动车的拦路虎。没自家停车位,充电咋办?跑到公共充电站,排队不说,电费还贵得让人心疼。杨大勇直言,很多人算了算成本,觉得燃油车用起来更省心。比如,公共充电站的电费有时候比加油还贵,电动车的维护成本也不低,修个电池可能比换个发动机还费钱。这账一算,不少人就觉得,燃油车还是老伙计,靠得住。
再说混动车,很多人以为这是“折中选择”,但没充电桩,混动车还不如普通的油电混合车好用。油电混合车本质上还是燃油车,加油就走,方便得很。反观插电混动,没法在家充电,跑去充电站的次数多了,那点省油的优势早就被电费吃掉了。所以,不少人宁可继续开燃油车,省心又省钱。
充电桩的分布也让人头疼。华东、华中这些地方,充电桩多得像路边摊,找起来方便。可西北、西南、华南的充电桩少得可怜,开电动车跑长途,找不到桩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源。燃油车就不一样,加油站遍地都是,5分钟加满油,继续上路,哪有这么多麻烦?
电池回收的麻烦也不小。电动车电池寿命有限,用完咋办?回收再利用听着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如果3亿辆车全是电动车,电池回收的规模得有多大?得有严密的系统,保证每块电池都能被追踪、回收、再利用。现在这套系统还没完全建好,贸然把燃油车全淘汰,电池处理跟不上,环境问题怎么办?
放眼全球,燃油车依然是大哥级存在。电力工业强的国家不多,像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电价都不便宜。普通家用电动车跑100公里得用15到20千瓦时的电,算下来成本可能跟加油差不多,甚至更高。电价高、充电慢、续航短,电动车的这些短板让燃油车的优势更明显。毕竟,加油5分钟,跑500公里,谁不爱这种效率?
燃油车的另一个优势是技术成熟。造车、修车、养车,燃油车的整套流程已经跑了几十年,闭着眼都能干。修个燃油车,零件便宜,修车店满大街都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池坏了得找专业维修点,价格贵得让人咋舌。制造成本上,燃油车也更占优势,未来车价可能比电动车更亲民。
电动车还有个问题,设计和性能容易“撞脸”。好多电动车长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智能系统也差不多,高端感不够。而燃油车,尤其是高端品牌,设计和性能各有特色,机械的轰鸣声、操控的质感,是很多车迷的心头好。杨大勇说得没错,高端车市场,燃油车依然有它的江湖地位。
这事儿你怎么看?燃油车真会一直跑下去,还是电动车会后来居上?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