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聊天,聊到了他昨天和老婆孩子出去吃自助餐的经历,听完之后感触很深。他老婆一直想吃海鲜自助,价格不低,三百多一位,虽然觉得有点小贵,但想着一家人难得放松一次,同事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带着老婆孩子就去了。到了餐厅,他老婆特别兴奋,上来就直奔大飞蟹和黑虎虾这些高档海鲜,一样拿了不少,蒸着吃的时候还不忘去水果区挑山竹、榴莲这类价格较高的水果,饮料也专挑稀有品种,每一样都精挑细选,生怕“吃不回本”。同事呢,倒是没那么讲究,他更喜欢店里的炸鸡腿、薯条和啤酒,这些虽然不是最贵的,但却是他平时最爱吃的。他拿了一大堆回来,吃得津津有味,心情也特别放松。
可没想到,他老婆看到这一幕就开始不满,觉得这些炸鸡、啤酒哪都能吃到,花三百多来吃这些,太不划算了。而且啤酒喝多了容易胀肚,炸鸡又油腻,影响吃其他贵的东西。同事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想着先吃点主食垫垫肚子,于是去盛了一盘炒饭。结果他老婆一看,当场就生气了,觉得他完全不懂“自助餐的精髓”,明明机会难得,却只顾着吃这些便宜又普通的食物,还带主食,简直是在浪费钱。两人当着孩子的面就吵了起来,气氛瞬间降到冰点。最后他老婆气得直接带着孩子走了,留下同事一个人在原地发愣。回到家后,老婆也不理他,他只好在沙发上将就了一夜。
今天一早来上班,他就跟我倒苦水,希望我能评评理。说实话,这事真不好说谁对谁错。从他的角度看,吃自助餐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和吃饱,自己喜欢的东西吃着舒服,主食垫肚子也是为了避免吃撑又饿得快,考虑得很实际。而他老婆的想法也并非无理,毕竟价格不菲,一年也吃不了几次,当然想多尝尝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追求“值回票价”也无可厚非。
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出发点不同。一个注重体验和满足感,一个更看重性价比和稀缺性。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很多,关键不是谁赢谁输,而是彼此理解、互相体谅。偶尔奢侈一次,吃得开心、聊得愉快,才是最重要的。一顿饭的“回本”与否,远不如一家人其乐融融来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