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晋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讲述了自己在今年四月在国外游玩的时候,突然出现心脏问题做手术的事情。
张晋这个名字,在大众心中几乎等同于“强悍”,武英级运动员的金字招牌,全国武术冠军的加身,他的身体,是几十年如一日高强度训练锻造的兵器,然而,就在今年四月中旬,这具看似坚不可摧的“兵器”,却在国外一条普通的街头,从内部被悄无声息地击溃了。
51岁的张晋,心脏动脉血管堵塞将近80%,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撕开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口子:当一个以身体为资本的硬汉,其健康防线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崩塌时,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强大”与“脆弱”的边界?
事发当天,张晋正和家人在国外旅行,就在等待接下来的游玩项目的时候,死亡的阴影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笼罩下来,他的胸口像被巨石压住,浑身冒出冷汗,无法呼吸也无法动弹,甚至连呼救的声音都发不出来,感觉自己正坠入一个无底的深渊,濒死感真实而强烈。
为了不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担心,他强忍身体的不适感,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去游玩,自己留在原地稍微休息一下,蔡少芬当时也没有多想,转身就带着孩子们排队乘坐鸭仔船去了。
而张晋的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父母,而是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无法想象,如果自己就这么倒下,她们在异国他乡该如何自处。
强烈的求生欲,源于这份最深的牵挂,他后来坦言,自己11岁就离家习武,与父母相处时间甚少,危急关头,对妻儿的责任感成了支撑他撑下去的唯一信念,幸运的是,他挺了过来,紧急返回香港就医,医生告诉他,能活下来是天大的福气。
心脏支架手术,给了张晋第二次生命,仅仅四个月后,他却出现在高强度唱跳节目《披荆斩棘》的舞台上,这个决定在外人看来近乎疯狂,因为正常术后病人需要休养数月,但对他而言,这是“生活所迫”,早已签订的合同,关乎职业声誉,不容他退缩。
彩排时,他的身体果然出现了问题,医生甚至到场紧急处理,但这一次,张晋的力量,不再仅仅是体能上的对抗,而是一种全新的、向内的自控力,他开始严格听从妻子的劝告,彻底改变饮食习惯,当队友们大口吃着猪蹄汤面时,他默默地在一旁啃玉米。
这种转变,是他对生命脆弱有了切身体会后的自觉,他开始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只是在镜头前打得多漂亮,更是在餐桌前懂得拒绝和选择,这场危机,让他完成了从“求生”本能到“养生”自觉的蜕变,他自己也说,这是“因祸得福”,让他重新审视了健康与家庭的重要性。
就在8月17日,蔡少芬在香港出席活动,面对记者的提问,娘娘直接发出了“寡妇”警告,称自己在看到检查结果之后,吓得差点跪倒在地,差一点就领盒饭变成寡妇了,而对于自己转身带领孩子排队游玩的举动,她更是吐槽自己太坏了,是不是有毒。
而张晋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是精干、瘦削,作为一名武打演员,这种体型几乎是职业标配,代表着敏捷与力量,但这种视觉上的“健康”,却隐藏着一个被忽略的真相,他的身高168公分,体重69公斤,计算出的BMI指数是24。
这个数字,已经悄然越过了23.9的偏重标准线,这意味着,在专业健康评估体系里,这位看起来一点也不胖的武打明星,实际上属于“偏重”人群,外在的肌肉线条和职业滤镜,成功地迷惑了大众,甚至可能也迷惑了他自己。
身体的数据,揭示了他肌肉之下被脂肪和高胆固醇侵蚀的秘密,这个残酷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普遍的警示,我们习惯于用眼睛去评判健康,认为“瘦”就是健康,“壮”就是没问题。
他的经历却证明,体型并非绝对可靠的健康指标,正如他的妻子蔡少芬事后提醒公众的那样,许多看似苗条的人,同样可能面临“三高”的隐形威胁。
他身上有一种矛盾,在训练时,他像运动员一样非常自律,但在吃饭上,他没有做到这一点,身为重庆人,他从小爱吃麻辣火锅,那种重油重盐的味道,已经深深刻在记忆里,后来去香港工作,他的饮食习惯慢慢变了,桌上的饭菜常常是高油、高盐,还有很多胆固醇。
有一次在节目里,他用很多黄油煎牛排,那时候大家觉得很正常,可现在看,那几乎就是健康出问题的信号。
更不用说娱乐圈的工作时间很乱,经常熬夜,他的身体一直处在高负荷状态,虽然常常锻炼,保持了肌肉和身材,但运动只能维持外表的强壮,没办法完全抵消坏习惯带来的问题。
长期吃这些东西,他的血管里慢慢堆积胆固醇,它像石头一样,一点点堵住血管,外表看不出来,可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51岁的张晋,依然希望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但健康已经成为他所有目标的前提,他的故事,不是一个硬汉倒下的悲剧,而是一个男人在直面脆弱后,如何以一种更成熟、更完整的方式,重新站立起来的深刻寓言。
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强大,是懂得敬畏生命,并为之付诸行动。
校对 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