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本来就是你们的,我只是把它原路返回,该去帮更需要的人。”7月30日,惠州泰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楼下村村民钟女士送来了一份感谢信,信中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随信送还的,还有手中那笔沉甸甸的15000元——这是三年来泰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发放的助学金。
这笔钱,曾是钟女士家的“救命稻草”。2022年,她的大女儿如愿考上惠州学院,喜悦之余,学费却让一家人犯难。多年来,钟女士靠着打零工,独自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日子过得紧巴巴。“作为家长,孩子学习费用是我的责任,我内心也是很惭愧。”
关键时刻,工作队创新推出的助学金送来希望——每年5000元的资助,让孩子得以安心求学。
三年间,善意催生出最动人的成长。女儿深知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刻苦学习连获奖学金,更利用寒暑假打工自筹生活费,默默存起了近两年的助学金;钟女士则打零工、省吃俭用,用勤劳一点点改善生活。
当日子稍有转机,母女俩不约而同想到,要退还助学金:“把名额让给更困难的学生,去帮助比我家更需要帮助的家庭。”信中,钟女士写道:“困难时接受帮助,时刻心存感恩,有能力及时返还。我本人想法很粗浅,如有不对之处,请原谅。”
此举更是为了言传身教。钟女士希望让孩子懂得:自立自强、回馈社会,是比金钱更珍贵的财富。她期望,子女未来能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做有益的事。
据了解,泰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创新经费筹措渠道,全力兜牢助学助残助困民生底线。该工作队开创“共筹模式”:一是从1000万元帮扶经费中按0.5%提取办公费;二是协调八个组团单位,每年各挤出5万元,形成惠州市唯一的自筹资金池,为民生保障提供稳定支持。
正如钟女士所希望的,这15000元带着一个家庭的感恩与温暖,即将再出发,流向更需要的地方……
文、图|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泰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