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餐桌C位预定!韶关桂头特色香芋上市:不只是美味,更是乡村振兴的“土味”传奇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5 22:40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如果把广东的秋天掰开,你会闻到什么?在粤北这座小镇上,答案就藏在带着泥土清香、裹着露珠清甜的“桂头香芋”田间。

眼下,韶关乳源桂头镇陆续进入香芋采收旺季,田间地头里,农户们忙着挖芋、分拣、装运,处处是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其中,均村种植大户谭总的种植合作社抢抓机遇,深耕特色农业赛道,近200亩个头肥大、亩产可达3500斤左右的“炮弹芋头”率先迎来丰收上市,以饱满“身姿”奏响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丰收乐章。

天赋异禀的“土宝贝”

桂头镇土壤、气候条件优越,历来就有广泛种植香芋的传统,产出的香芋个头大、粉糯香、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

得益于充沛的雨水和光照条件以及科学精细的管理,今年桂头镇均村种植面积稳步扩张,香芋长势喜人,自带“硬核”实力,产量较去年又增加了约500斤/亩,市场收购价稳定在每斤4.5元上下,可观的种植效益让香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芋”。

据了解,“炮弹芋头”以其个大、体长而著名,单个重量普遍达5-8斤,最大能突破10斤,圆浑饱满的外形恰似整装待发的炮弹,表皮裹着自然的浅褐色肌理。刨开外皮,雪白芋肉细腻如瓷,蒸煮后粉糯绵密,入口便化在舌尖,那股清甜混着芋香让人一口“上头”。更难得的是,这颗“土炮弹”富含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等成分,既是餐桌上的“硬菜主角”,更是秋日里的养生佳品,妥妥的“土宝贝”,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政策沃土“芋”出致富路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桂头镇积极响应号召,将芋头种植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让均村、阳陂村等地的特色芋头从“零星种植”逐渐变身为“规模产业”。

其中,均村的均珠马蹄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年来深耕马蹄、香芋两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致富的发展之路,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炮弹芋头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如今近200亩的集中连片种植。

在这个过程中,县、镇农业部门常与合作社联动,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学,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的各类培训活动,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了芋头的品质稳定且优良。

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拓展销路,不仅在当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也与深圳、江门等城市各大农产品批发商、超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巷,均村炮弹芋头凭借这条畅通的产销链路,顺利走进万千市民家中,更打响了“均村牌”的名气。

上市高峰迎中秋,甜蜜商机在桂头

眼下,首批丰收的芋头已带着泥土芬芳新鲜上市,中秋前后将迎来最佳品尝期,9月15日合作社还带着部分精心挑选的芋头远赴厦门参加名特优农产品展会,产业红火不仅带活了乡村,也带来了更多商机。

据了解,桂头镇瑶乡香芋在2021年被收录于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香芋品牌俨然成为了桂头镇的一张亮丽响亮的名片。

种植香芋不仅能给种植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就近务工的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种植期间每天都会雇用10名左右附近的村民帮忙耕田、种植、施肥和管护,像现在收获季,每次集中采收、分拣、包装等工序都能雇用至少20到30人,每人每天都会给予100元工资,这样村民们不用出远门务工,可以更好地照顾家里和补贴家用。”合作社谭总表示。

近年来,桂头镇积极探索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做优农文旅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抢抓机遇助推乡村振兴出新成效,擘画更广阔的图景。为拓展香芋增值空间,桂头镇立足香芋产业规模优势,采取“政府+帮扶单位”的帮扶模式,建成一栋四层800平方米的香芋加工厂。

项目累计投资超300万元,集加工、速冻、烘干、包装、冷库、展厅于一体,逐步打造成香芋种植、初加工、冷链仓储基地。加工厂日处理6—10吨香芋,主要加工生产香芋预制菜、香芋片和香芋派等产品,闯出一条从田间到餐桌、从“土特产”到“火热潮品”的新路径,为桂头镇各村产出的香芋产品提供产业附加值提升、储藏及流通的便利。

未来,桂头镇将继续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打造 “芋田观光 + 美食体验”的乡村游线路,让游客能挖芋、品芋、带芋礼,进一步提升桂头芋头的品牌影响力。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杨滢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