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棵桃树上挂满“致富果” 行唐县石桥村的中华寿桃进入采摘季,脆嫩甘甜的口感吸引人们前去采摘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5 08:38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时值金秋,正是中华寿桃采摘的季节。走进行唐县九口子乡石桥村,你会见到寿桃种植园里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工人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经过几年时间,石桥村于自卫、王雷、周勋三人发挥当地区域优势,种植了中华寿桃,让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棵棵树上都挂满硕果的桃林。如今,这里又大又甜的中华寿桃再次进入采摘季。

中华寿桃喜获丰收

昨日,记者驱车穿越过崎岖山路,大约行驶一个半小时后,石桥村那片“世外桃源”随之映入眼帘,在这一刻,自然之美与丰收的喜悦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桃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亲手摘下一个个饱满的中华寿桃。这里的每一个桃子都蕴含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每一口甘甜都是大自然的无私赠予。

别看现在这山上、山下都种满了中华寿桃等树种,可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遍布荒草荆棘,满目荒凉。也正是那时,46岁的于自卫脑海中闪现了一个想法:现在国家提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咱却要守着荒山受穷。如果有人开发荒山种上果树,发展生态经济,不是既能绿化家园,又能实现经济效益了吗?有了这个想法后,于自卫找到了本村村民王雷、周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计划。经过商议,三人一拍即合,并立即着手实施计划。

创业之路苦中带甜

就这样,三个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发荒山的想法是2020年年底产生的,2021年正月,我们便租了两辆钩机,开始在300多亩的荒山上施工。一个半月后,整治水平梯田170亩,栽植中华寿桃树5000多棵,为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增添了一片新绿。” 于自卫说,从最初的170亩5000多棵到现在的200多亩8000多棵中华寿桃树,这从无到有的种种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最初,这片荒山上没有水、电,他们就多方跑办,自筹资金引水、引电上山;最初,荒山上无法实现树木灌溉,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铺设2000多米的滴灌管进行浇灌;最初,他们没有种植中华寿桃的技术,他们便请教技术专家,从赞皇县引进中华寿桃优良品种,请来专家、农技员指导中华寿桃的剪枝、疏果、套袋等技术;最初,农忙时节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他们就雇用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上山,给果园里果树除草、浇施、肥水。

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从中得到的快乐却是真实的。“当你看见一锹锹土、一桶桶水栽植出来的小苗长成了一棵棵大树,心里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仿佛这些树木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在我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自豪极了。”于自卫说,每次自己和王雷、周勋行走在与之相伴了五年的林木间时,总会感慨万千。

带着乡亲共同富裕

从2021年种下第一棵中华寿桃树到现在,五年来,石桥村的荒山上,每年都有计划地在果园里补植补栽中华寿桃、苹果、油桃、黄桃等经济林,山上绿色也在逐年增加,于自卫、王雷、周勋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当时,于自卫三人之所以选择种植中华寿桃,是因为石桥村的山上有着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砂质土壤,有着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优势,这些都可以让荒山长出口感甜美的果实。

“中华寿桃的开花期一般是在每年4月份左右,果实成熟期则通常在每年9月中旬前后,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大概30天左右。中华寿桃的果实色泽鲜红,果面光洁,果肉脆嫩,甘甜爽口,香气浓郁。”于自卫细数着中华寿桃的种种好处。

桃子压枝垂,眼下正是中华寿桃成熟的季节,记者在石桥村的桃林里见到了一派繁忙景象。一颗颗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阵阵香甜沁人心脾,村民们正穿梭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成熟的桃子。“每年到了忙碌的采摘季,我们一般都需要30多个人来帮忙采摘桃子。而来这里干活的都是十里八乡的村民,可以覆盖口头镇、上闫庄乡、九口子乡等三个乡镇的七八个村。” 于自卫说,这些人的工资基本都是日结,每天的工资是100元,无论如何他们都绝对不会拖欠这些老乡的工资。

石桥村村民姜志华说,在这里干活不累,每天能挣100元,因为都是一个村的,所以如果遇到急事,还可以提前预支工钱。不仅如此,当桃花盛开的时候、鲜桃成熟的时候,闻着花香、果香干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大家可以前去采摘

“看来,治理荒山植树添绿发展林果产业,还真选对了路子,这是咱老百姓的一项富民产业。”于自卫说,除了种植果树外,他们还加大了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在山上安装运输轨道,方便肥料上山,中华寿桃下山。经过三人几年的精心治理,如今,曾经的那片荒山已成为行唐县北部山区鸟语花香的“花果园”。每当花开时节,来这里春游踏青、旅游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到了国庆节前后,便又会迎来一批批前来采摘的游客。

“去年我们收了大概18万斤,今年产量比去年高,预计能到40万斤,明后年是盛果期,如果不出意外,产量应该能达到60万斤到80万斤。”于自卫说,除了游客前来采摘中华寿桃外,他们也会对外销售。

于自卫喜滋滋地说,除了在本地销售外,他们的中华寿桃还销售到了保定、山东和南方一些地区。为了扩大中华寿桃的知名度,除了自己宣传外,于自卫三人还会在桃树开花、果实成熟后请来主播进行现场直播,让更多人知道这里。

除了脚踏实地种出优质的中华寿桃外,于自卫三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传统农业和现代科技融合为一体,让他们种植的中华寿桃也能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产生更多的价值。为此,他们在咨询和研究后,购买了一台“空中搬运工”——无人机。这位“空中搬运工”作业高效、精准,成为他们交口称赞的“好帮手”。

绿叶掩映下,一颗颗中华寿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清新果香随风飘逸……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石桥村的中华寿桃可以乘坐“空中快车”,从山下运到山上集中装箱,这样既可以让采摘桃子的工人省去将一筐筐中华寿桃运送上山的难题,又可以节省运送桃子的时间,保留住它们原有的新鲜甜美口感。真可谓通过无人机打通中华寿桃运输“空中快道”,以“低空+农业”新模式破解山地运输难题,让科技之翼托起传统产业的“鲜”机与未来。

如今,又到了一年中华寿桃丰收的季节,郁郁葱葱的桃树上鲜桃满枝。于自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石桥村盛产的中华寿桃,也期盼市民能利用闲暇时间前来采摘、品尝鲜果,体验采摘的乐趣。

“下一步,我们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除了售卖鲜桃外,还准备购买设备,制作桃干、罐头等产品,争取把这个做成一个产业链,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于自卫踌躇满志地说。(记者 赵晓华 崔虹)

(石家庄新闻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