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迎丰收 烟农“赶烤”忙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4 22:12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黔西市

烤烟迎丰收 烟农“赶烤”忙

  群众在编杆

  炎炎夏日,黔西市4.2万亩烤烟迎来采收期。田间地头,烟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在葱郁烟田与现代化烘烤工场间穿梭奔忙,一派热火朝天的“赶烤”景象。

  绿浪翻涌采烘忙

  走进林泉镇林泉社区、山海社区和增坪村的烤烟种植基地,连片烟田绿浪翻涌,长势喜人。烟农们手法娴熟,忙着采收成熟的烟叶。

  “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政府全程技术护航,烟叶长得又大又厚实!”种植大户邵刚今年种了95亩,信心十足,“预计收入能超2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

  采收后的鲜烟叶,被运往集中烘烤工场。在林泉镇高锦村,135座现代化烤房整齐排列。烟农们紧张有序地对烟叶进行分类、编杆、入炉。

  为确保烘烤品质,毕节市烟草公司黔西市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智能化设备精准控温控湿,操作更简便,品质更有保障。”技术员陈林边操作边介绍。这种集中烘烤模式,不仅提升了烟叶品质,更实现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成本。

  示范引领产业兴

  目光转向锦星镇“中华牌”香烟原料示范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烟田铺展大地。在锦星镇文阁村种植大户杨登华家中,六七名村民正麻利地对烘烤好的金黄色烟叶进行分级、扎捆、装箱。

  “我把土地流转给老杨种烟,每亩租金500元,现在来这分级打捆,一天还能挣120元。”村民王宇珍边忙活边说。

  杨登华更是喜上眉梢,算起了增收账:“去年种60亩,纯利6万多元,今年扩种到80多亩,狠抓质量,纯收入力争突破11万元。”

  科技助力促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导产业,今年黔西市烤烟种植面积达4.2万亩。黔西市采用“烟草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在重点乡镇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种植或务工,实现多元增收。

  为提升产业水平,黔西市重点在林泉、锦星两镇打造“中华牌”甜蜜型香烟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并在两镇交界的高锦村建成大型现代化烘烤工场。同时,积极实施“科技+质量+效益”战略,狠抓生产环节标准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技术员扎根田间,全程督促指导烟农落实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把每个环节都抓到位。”烤烟生产技术员罗应德说。在采收、烘烤期,黔西市林泉烟草公司严格落实烘烤技术责任制,技术人员包户指导,确保成熟采收、科学烘烤。

  得益于前期的科学规划、优良品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以及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今年黔西市烤烟生产形势喜人。这片“金叶子”,正持续为黔西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与蓬勃活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