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席卷高中,2000校长深圳聚会,教育未来啥模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4 19:09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深圳,一场关于高中教育的超级头脑风暴刚刚结束!2025年9月19日到20日,全国2000多位教育大咖、校长和老师齐聚一堂,聊了一个特火的话题——人工智能时代,高中教育咋整?合肥一中肥东分校的校长吴福军也去了,带着满满的期待,想看看AI能给课堂带来啥新花样。这次会议不光是坐着听报告,还让大家伙儿脑洞大开,讨论怎么让学生在科技浪潮里学得更好、更开心。

这场年会可不是随便聊聊,主办方是中国教育学会,承办方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阵容够硬!两天时间,专家们围绕AI咋帮高中教育升级、课程咋改、学生咋培养,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合肥一中的团队特别积极,吴福军校长说,这机会太难得了,能跟全国顶尖的教育大牛们面对面交流,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第一天早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直接抛出了个大问题:AI时代,教育该咋办?他讲得特别实在,说AI虽然厉害,但教育不能只盯着技术。得让学生多动脑、多问问题,还要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点艺术细胞。徐院士还提到,未来的“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得抓住学科的精髓,比如数学的逻辑、语文的表达,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深、更有用。

紧接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副所长刘月霞也上了台。她从政策角度给大家划了重点:高中教育得改!课程得更灵活,教学方式得变,学生不能只是考试机器,得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她还举了个例子,说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试着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效果特别好。

到了第二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院长李永智又给大家加了把火。他讲了个事儿,说AI能让教学变得更聪明。比如,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大数据还能帮老师看清学生的弱点,调整教学方法。不过,他也提醒大家,技术是工具,核心还是得让学生有真本事,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变化。

会议不光有大咖演讲,还有七个分会场,大家分头讨论具体问题。合肥一中肥东分校的代表们可没闲着,他们跟其他校长、专家聊得火热,话题从AI咋用在课堂上,到怎么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再到怎么打造一所“科学高中”。吴福军校长在分会场分享了他们学校的经验,说肥东分校一直在试着用现代技术,比如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吴福军还提到,参加这次年会就像是给学校充了电。他们学校虽然年轻,但一直想在教育上搞点创新。这次听完专家的分享,他们更有底气了,打算回去就试试AI教学工具,还想多搞点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不光会考试,还能有更大的眼界。

说到AI,大家可能觉得这东西高大上,但其实它已经悄悄溜进课堂了。比如,有些学校用AI系统给学生推荐练习题,错哪儿了还能马上告诉你咋改进。还有学校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老师能更精准地“对症下药”。这些技术听着挺酷,但专家们也说了,技术得为教育服务,不能本末倒置。

这次年会还有个亮点,就是讨论怎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啥叫拔尖?不是光成绩好,而是得有创造力、会提问、敢挑战。比如,徐扬生院士讲了个故事,说有个学生因为爱问“为啥”,最后搞了个小发明,拿了全国奖。这种能力,比考高分更重要。

合肥一中肥东分校的代表们听完这些,感觉收获满满。他们学校虽然在县城,但野心不小,想着用AI和现代教育方法,帮学生站上更高的起点。吴福军校长说,回去后他们要好好琢磨,咋把这些新思路落地,比如多搞点实践课,让学生在做中学。

想想看,AI能帮学生学得更聪明,老师教得更轻松,学校变得更有活力,这不就是大家想要的吗?不过,教育这事儿,光靠技术可不行,还得有老师的用心、学生的努力。未来,中国的学校会咋变?学生会学到啥新本领?这些问题,留给咱们一起去期待吧!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