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男孩沉默课堂,老师用画笔点亮他,却意外收获全班掌声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4 17:38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这场活动叫“育人故事”展示,专门给班主任们一个舞台,讲讲他们平时怎么带学生,怎么用真心换真心。校长高女士站上台,声音洪亮地说,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教书,而是用自己的心去点亮学生的心。她的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丢进湖里,荡起了一圈圈涟漪,让台下的老师和学生都忍不住点头。

第一位上台的班主任是个年轻女老师,姓李。她讲了个“孤僻小刺猬”的故事。班里有个男孩,总是一个人低头坐着,不爱说话,连课都不敢举手。李老师发现他喜欢画画,课后就找他聊喜欢的卡通人物,还鼓励他把画贴在教室墙上。慢慢地,这男孩开始主动跟同学聊天,课堂上也敢举手了。李老师笑着说:“我就是想让他知道,有人看见他的好。”

另一个班主任老王,教龄快二十年了,分享的故事却一点不老套。他班上有个女孩,特别叛逆,作业不写,还跟同学吵架。王老师没急着批评,而是拉着她一起去学校种菜园。种菜时,他跟女孩聊起自己小时候的淘气事,女孩听着听着就笑了。后来,她主动道歉,还开始认真写作业。王老师说,教育不是硬碰硬,有时候得像种菜一样,慢慢浇水施肥。

还有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班主任小张讲了个男孩考试失利后情绪低落的事。她没多说什么,只在男孩作业本上写了一句:“你已经很棒了,再试一次一定行!”课后,她还陪着男孩在操场散步,聊聊家常。没过几天,男孩又找回了笑脸。小张说,孩子低谷的时候,老师得像盏灯,照亮他们前面的路。

这些故事听起来简单,却藏着大智慧。班主任们每天忙得像陀螺,从早上迎接学生到晚上处理班级事务,没一刻闲着。他们在作业本上写鼓励的话,课间帮学生调解小矛盾,甚至下课后陪着孩子聊天。这些小事,就像一针一针缝衣服,细细密密,把学生和老师的心连在一起。

比赛结束后,河南省名班主任梁祥会老师点评了大家的分享。他夸这些故事真实又感人,展现了老师们的责任心。他还给了几条建议:讲故事时多说点细节,让听的人更有画面感;把教育方法总结清楚,方便其他老师学着用;最后,讲完故事最好点出核心道理,让人听完能记住点什么。

想想看,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用心陪伴。班主任们像园丁,浇灌着每一棵小苗。有的孩子内向,他们就耐心地陪;有的孩子调皮,他们就想办法引导。这些小故事,拼凑成了学生成长的大图景。

再说个细节,比赛当天,学校操场边摆满了学生的手工画,主题是“我的老师”。画上,老师们被画成大树、太阳,甚至还有个老师被画成了超人。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老师的爱,老师们用行动回馈这份信任。这场景,简直让人心里一暖。

梁老师点评时还提到,好的教育故事,不光是讲给别人听,更能激励自己。他建议老师们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变成自己的“教育宝典”。以后遇到难题,翻出来看看,就能找到灵感。这话说得实在,像给老师们指了条明路。

这些故事还让人想到,教育其实跟家里的相处有点像。家长对孩子好,不一定是大手大脚花钱,而是每天多点耐心,多点陪伴。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不需要豪言壮语,只要真心付出,孩子就能感受到。

比赛的最后,校长又上台说了几句。她说,教育是件慢活儿,得用心,得用爱。她的声音不大,却像春风一样,吹进每个人的心里。老师们站在台下,脸上都是笑,像是被点燃了斗志。

这场活动,不只是比赛,更像一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连心”。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用一个个小故事,证明了教育的力量。他们的付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归属感,找到前行的勇气。

教育这件事,说到底,就是用爱换爱,用心换心。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育人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包装,却像夜空里的星星,闪着光,照亮了孩子们的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