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六位数高薪,30岁辞职投身殡葬业他如何重新定义工作与人生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3 22:32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当莱昂·林(Leon Lim)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计算机工程本科学位时,他的职业道路似乎已经写好。

2020年,他加入一家政府科技机构,专注于网络安全。四年后,他的年薪已达六位数,并正朝着管理层职位迈进。

但在2024年,他离职,转而加入妻子家族经营的殡仪业务,担任运营发展经理。

“这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这位30岁的年轻人对《商业内幕》说道。

近距离观察妻子瑞秋·泰(Rachael Tay)——她接待家属、管理运营、推动业务现代化——让他重新思考自己想要产生的影响。过去他整日坐在屏幕前,她却在帮助人们渡过失去亲人的痛苦,经营一家根植于使命与传统的公司。

“你的工作几乎不需要与人互动,”林回忆起之前的工作。“很难说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次转变伴随着经济上的牺牲。林表示自己接受了约20%的降薪,但他认为这份工作更有价值。

“满足感不仅仅取决于收入,”他说。“更在于我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在面对有意义的挑战时获得的职业成长。”

工作时间不同,服务对象也大相径庭

从网络安全工程师到殡仪运营者,这不仅是职业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重置,林说。

在科技行业,一切都有结构且可预测。但在殡仪业务中,“没有任何预设”。

他不再敲代码,而是与悲痛中的家庭打交道。面对失去亲人的人没有教材可循有的家属镇定自若,已经准备好规划;有的则在殡仪馆门口崩溃。

“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沉着,陪伴他们。”林说。最难的部分是保持平衡——在表达同情的同时,又要快速完成事务。

“这个行业不只是后勤,更需要人情味。”他补充道。

这是一段陡峭的学习曲线,林把这全部归功于泰和她的家族——从与哀伤的客户交流到协调灵堂的每个细节,都是从零开始学习。

他还表示,与普通办公室工作相比,工作时间“明显更长且更不规律”。

“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他说,“死亡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必须随时待命。”

“正因为如此,每一天都不一样,这也让工作充满活力。”他补充道。

尽管工作时间更长、情感负担更重且收入下降,林表示毫不后悔。他现在把殡仪行业视为隐藏在表面的科技机会。

“殡仪业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市场,”他说。“它传统、升级缓慢,这正激起我的兴趣,让我不禁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性?”

用AI搭建新桥梁

现在担任公司发展经理的泰,在19岁时便加入了家族的跨代企业——“棺材公平价”(Casket Fairprice),该公司由她的祖父于1993年创立。

泰表示,她与林在工作上互补。

“他把技术领域的专业带进来,”这位25岁的她说。“而她更偏向创意,我则更逻辑、更有结构。”

林说,他们的合作方式与他过去构建软件的思路相似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小块,逐步解决。

过去,家属在亲人离世后大多知道该怎么做。但对于20到40岁的年轻一代,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这对夫妇认为,技术可以让殡仪规划对年轻客户更友好、更易获取。

他们的公司已经推出了两款AI工具一个聊天机器人,解答关于殡仪礼仪的常见问题;以及一个AI驱动的规划师,帮助家庭在线完成各项安排。林主导了这两项项目,凭借自己的技术背景完成了设计与实现。

此外,他们还在探索AI如何帮助保存家族记忆——将回忆、致敬词和照片汇集成数字纪念册,传承给下一代。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