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负责解毒、合成营养物质、调节代谢等多种关键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已经超过30%,而且越来越多年轻人也被找上。当肝脏负担过重时,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早发现这些信号能帮我们预防肝病加重。
肝脏损伤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身体会给出一些提示:比如总觉得累,白天犯困晚上又睡不着;消化不好,看到油腻的东西就没胃口甚至反感;右上腹(肋骨下方)隐隐作痛,痛感不太明显但总持续着。还有一些容易观察到的体征要注意:脸色暗沉,脸上有色素沉着;眼白变黄(当血液里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会出现);尿液像茶色;手掌小鱼际发红(肝掌,是肝脏没法正常代谢雌激素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身上出现像蜘蛛一样的红痣(蜘蛛痣,中心一个红点,周围有细血管扩散,和肝功能下降有关);一直有口臭(可能是肝脏没法正常代谢氨导致的)。有研究发现,约60%的早期脂肪肝患者会出现鼻翼两侧毛细血管扩张、发红的情况。如果出现3个以上这些症状或体征,最好及时去查肝功能(比如ALT、AST、GGT、ALP这些酶的指标)和肝脏弹性(比如FibroScan检查)。
不少植物中的成分能帮肝脏“减负”:比如葛根里的异黄酮能增强肝脏解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枸杞里的多糖能促进毒素代谢。推荐每天吃15克低温破壁的葛根粉,加上10克枸杞,两者一起吃能让身体更好吸收。
这里分享几个简单的护肝食疗方:
特别提示:食疗要配合定期检查,建议每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四项(ALT、AST、GGT、TBil)。如果眼白或皮肤越来越黄(胆红素超过51μmol/L),或者肝区一直疼,要及时做肝脏影像检查,比如超声造影、MRI。调整营养方案前一定要问专科医生,别自己随便吃可能伤肝的补剂。
总之,肝脏的健康需要我们日常多关注,早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规律作息来养护,再配合定期检查,才能让肝脏保持“活力”,为身体的代谢和解毒工作保驾护航。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