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妮刚踏上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 100 米栏预赛的跑道,就算还没开跑,这事儿本身就已是 “赢了”。要知道,中国女子短跨项目整整 10 年没进过世锦赛了,这次能拿到入场券,全靠她跟自己死磕,一次次超越过去的自己。
虽说世锦赛上高手扎堆,吴艳妮没拿到奖牌,但跟她自己比,早创下了不少能耐:靠实打实的积分拿到参赛资格,这项目就她一个中国选手;在国内赛场上几乎没对手,一直稳坐头把交椅;奥运会、室内世锦赛、钻石联赛再到这次的世锦赛,四大顶尖赛事她全比过,不光闯进过半决赛,还把全国纪录改成了自己的名字。就像她比完赛说的:“能站在这么高的平台,还一直保持住实力,本来就不容易。做好自己就行,欧美选手能跑出来的成绩,我肯定也能!” 这份底气,就是突破者最亮眼的招牌。
竞技体育的赛场,不是只有拿冠军的才风光。东京世锦赛开赛到现在,中国奖牌榜就赵杰、张家乐在女子链球拿了银、铜牌,但好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在各个赛场接连冒头,明眼人都能看出中国田径的底子越来越扎实了。
广东姑娘莫家蝶在女子 400 米栏跑出 54 秒 63 的个人最好成绩,是今年亚洲第一个跑进 55 秒的,还头一回闯进半决赛,给中国女子中短跨添了股新鲜劲儿;男子跳远那边,石雨豪和张溟鲲一块儿进了决赛,咱们国家在这个传统优势项目上的实力没掉链子;男子 110 米栏预赛更热闹,刘俊茜、徐卓一、陈圆将三个中国选手全闯进半决赛了,这光景也就当年刘翔、史冬鹏那时候有过,能看出这项目的后备力量特别稳;男子铅球资格赛里,邢家梁和张浩辰一起参赛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 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站在世锦赛男子铅球的赛场上,而且这次男子投掷四个项目都有咱们的人,以前从来没这么齐整过。
这些突破虽说还没到拿奖牌的份儿,但都指向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中国田径不再只靠一两个项目撑门面,越来越多项目都能拿出像样的成绩了。
田径世锦赛跟奥运会、世界杯齐名,想拿到参赛资格难着呢,有的项目门槛比奥运会还高。能有越来越多项目的选手站上世锦赛赛场,说到底就是中国田径的家底厚了。等哪个项目上的高水平选手从 “独苗” 变成 “一窝蜂”,拿金夺银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
这才是竞技体育最实在的魅力:奖牌当然是给顶尖本事的奖励,但一次次突破自己、跟极限较劲的过程,更能显出体育精神的根子。那些暂时没拿到冠军但一直往前冲的,那些在冷门项目里闷头干、实现零的突破的,跟站领奖台上的冠军一样该鼓掌。他们用一天天的坚持告诉大伙儿:体育的光荣,既在于 “更快、更高、更强” 的终极目标,更在于 “每次都比上回好点儿” 的踏实劲儿。
吴艳妮在跑道上的故事,正好能说明中国田径的现状。从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到多个项目的开花结果,中国田径正在突破中攒力气,在坚守中往上奔。这种不盯着奖牌、踏实长本事的样子,才是最该庆祝的荣光。
文/星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