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中心小学,一群大学生带着孩子们玩起了化学实验,瓶子里冒出五颜六色的泡沫,孩子们瞪大眼睛,惊得嘴都合不上。盐城师范学院的支教团队,把课堂变成了“魔法秀”,让山里的娃娃们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这不是电影里的画面,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暑假里的故事。
教室里,赵文秀带着孩子们画脸谱。孩子们握着画笔,小心翼翼地勾勒关羽的丹凤眼、包公的月牙脸。一个个脸谱在他们手里活过来,像是在诉说戏曲里的英雄故事。赵文秀在一旁看着,笑得眼睛都弯了。她说,这些孩子虽然没出过大山,但他们的想象力比谁都丰富。
操场上,大学生黎晓文带着孩子们跳舞。音乐一响,小家伙们跟着节奏扭起来,有的还害羞地偷笑。黎晓文已经连续三年到桂林支教,她说,孩子们一开始不敢开口,现在却能大方地跟着她学新动作。看着他们一点点变开朗,她觉得这趟路值了。
另一边,吴方烨在教室里带着孩子们做化学实验。一个瓶子里加点液体,泡沫就“噗噗”往外冒。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有人还忍不住伸手去摸。吴方烨笑着说,科学其实不难,只要让孩子们觉得好玩,他们就愿意学。
心理团辅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黎晓文设计的“翻山越岭接力赛”让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翻过障碍,冲到终点。到了分享环节,一个小男孩站出来说,他想当医生,治好村里人的病。另一个女孩说,她想当老师,把知识带回山里。孩子们的梦想简单又纯粹,听得人心里暖暖的。
盐城师范学院的支教团队,已经连续三年到桂林搞“三下乡”活动。他们不光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带去画画、跳舞、做实验这些新鲜玩意儿。今年暑假,他们的“点亮微光,盐青先行”志愿服务团又来了。他们还给学校募捐了2万多块钱,建了个爱心阅览室,送来上千本书。有了这些书,孩子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支教的大学生们,每天忙得像陀螺。他们早上教课,下午组织活动,晚上还要备课。累是累,但他们说,看到孩子们笑,就觉得什么都值得。赵文秀说,有个孩子画完脸谱后,悄悄跟她说,长大想去北京看戏台。她听了,心里既高兴又有点酸。
这些大学生不只是来教书的。他们还想让孩子们知道,山外面有更大的世界。吴方烨说,有个孩子问他,化学能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他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查资料,给孩子讲得明明白白。他觉得,这不只是支教,更是在种下希望。
这样的支教活动,其实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大学生们放下暑假的休息时间,走进偏远地区,把知识和快乐带给孩子们。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教育不只是城里的事,山里的孩子也有权利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