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新活力广州——2025年全国速写作品展”(下称:“2025速写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既是速写艺术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新时代文艺创作活力的生动展现。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广州美术学院学术指导,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委员会承办。
广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广州市美协主席刘思东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展览提升为全国性速写盛会,展现了速写作为造型艺术根基的独特价值。广州以其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通过速写这一形式生动呈现了岭南文化及大湾区艺术的动态之美与人文精神。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展览正式冠名为“全国速写展”,标志着广州的速写活动已从地域性的探索与实践,成功转型至面向全国、开放交流的新阶段,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速写名家携手创作 两幅画作赠予广州市文联
现场,还举行了特别环节,一幅由全国速写名家联袂创作了一幅60余米的《新活力广州速写卷》,作品以开阔的视野与细腻的笔触,生动勾勒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当代活力与深厚人文,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作品由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戈,以及廖宗怡、王永、张弘、林霖等代表赠予广州市文联,让这份珍贵的艺术成果成为连接艺术与公众、传承城市文脉的生动载体。
孙戈等将《新活力广州速写卷》赠予广州市文联
此外,全国名家史国良、马国强、陈钰铭、赵准旺在当天上午联合创作了一幅丈二巨幅国画作品《羲之爱鹅图》。名家先画人物,再补山石,最后通过花卉树干强化了画面的统一,整幅画面气韵盎然,人物姿态生动,无论是作品的笔墨用色,还是构图经营都体现了画家们艺术上的默契与共鸣。作品由四位画家现场赠予广州市文联。
以活力、创新、艺术化为主要布展手法
本次展览分为“全国速写作品展”与“新活力广州”两大主题版块,“全国速写作品展”版块分为“往届回顾”“致敬大师”“刹那间”(因第四届广州速写展而自发形成的全国性速写交流群)以及本届“特邀作品”“优秀作品”“入选作品”“评委作品”七大版块。其中,“往届回顾”版块以时间轴结合实物方式,再现一至四届速写展的历史文献资料;“致敬大师”及“刹那间”主题墙分别展现了数百幅中西方绘画大师们的速写作品以及“刹那间”交流群中的体现新时代活力的作品。
“新活力广州”部分以速写活动、多媒体互动体验及动态投影观展为策展思路,分为“速写活动区”“速写互动作品墙”“速写创作体验电子屏”“速写活动视频展播”“速写长卷投影观展区”五大部分。
在未来为期两个月的展期内,“速写活动区”将作为速写团队及机构举办宣教活动的空间,让更多速写爱好者及群众参与到速写体验活动中,带来创新型的观展体验;而“速写互动作品墙”将结合相应活动的举行,把活动上的优秀作品通过墙上张贴展出,让观众的作品也有机会参与到本次展览当中,同时,特别设置了“速写创作体验电子屏”,让观众也能体验速写的乐趣,通过屏幕创作,并可扫描二维码下载自己作品的电子版保存,把“速写触手可及”“我手写我心”的内涵通过科技方式实现,让民众进一步理解速写的艺术魅力。
“速写活动视频展播”与“速写长卷投影观展区”分别呈现了速写展筹备以来举行的多场速写采风、主题长卷创作作品及主题活动,以生动的声画动态方式通过新媒体的运用进行展现。
整个展厅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从整体主色调、动态流线到局部细节,都以活力、创新、艺术化为主要布展手法,结合动态与静态的展览方式,给观者全方位的观展体验。
作品风格多元、题材丰富
“2025速写展”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到1336组投稿作品。经初评,共有469组作品入围,实际参与终评的作品为437组。经过多轮激烈的头脑风暴,终评会从437组作品中选出310组入围作品,其中入选(202组),优秀作品108组。本次展览还同步展出美术名家特邀作品50件以及评委作品13件,共展出373件。这些作品风格多元、题材丰富,既有对历史文脉的回溯,也有对当下活力的捕捉,尽显当代速写艺术的创新活力。
本次评审遵循严格的规则,所有作品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充分体现了学术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为此,特别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速写名家担任评委。专家一致认为本届参展作品整体质量高、创作手法多元,反映出速写艺术当前的发展水平。
何为画好速写的诀窍?评委们给出了建议:一是珍视“第一感觉”,捕捉灵感迸发的瞬间;二是学会取舍,大胆舍弃不必要的细节,保留最本质的内容。速写本质上是一种“舍”的艺术,孙戈补充道:“速写关键要画出能够打动人的东西,并非越细越好,过于工细,反而会失去速写本有的味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温欣 通讯员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