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是身体把食物转化为能量的核心过程,不管是维持体重、保持精力还是健康,都和它息息相关。想管好代谢,得先明白哪些因素在影响它,再用科学方法调整。
食物里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碳水和蛋白质。1克脂肪能提供9千卡能量,差不多是碳水化合物的2倍多。如果吃多了,脂肪会通过三种方式“存起来”:没被分解的脂肪直接变成皮下脂肪;吃太多碳水会让胰岛素忽高忽低,反而促进脂肪合成;长期高糖饮食还会影响细胞里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功能,让能量利用效率下降。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不同,不同人的能量消耗最多能差30%。
现在很多加工食品会损失膳食纤维,我国人每天平均才吃13克,远没达到推荐量。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食物”,不够的话会打乱菌群平衡,连带着影响B族维生素的合成——B族维生素是代谢的“小助手”,缺了它,能量代谢就会慢下来。临床观察发现,适量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不超过每日推荐量的2倍),能帮部分人改善代谢状态。
有些人携带FTO基因的特殊版本,肥胖风险会稍微高一点——这种基因会改变脂肪细胞的能量利用方式,每公斤体重每天的能量消耗能差15千卡。不过不用怕,规律运动能调整这些基因的活性。另外,冷一点的环境能激活“棕色脂肪”(一种能主动燃烧能量的脂肪),研究显示,适应寒冷后,有些人每天能多烧200千卡。
现在研究发现,就算热量一样,吃的东西不一样,代谢结果也会差很多。比如同样100千卡,吃蔬菜比吃蛋糕更能满足营养需求。所以选食物要看“营养密度”:每100千卡里至少要有每天所需维生素的5%。另外,代谢方案得“个性化”——结合基因、肠道菌群和生活习惯,重点是“吃对营养”,而不是单纯饿肚子。
代谢不是“天生改不了”的,饮食、运动、习惯都能调整它。关键是搞清楚自己的情况,用科学方法慢慢改,才能让身体的“能量系统”高效运转,保持健康。
责任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内容不构成用药或医疗指南,建议出现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