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奶奶回乡做饭聚全家,十余菜香飘四邻,网友直呼缺孙女婿?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2 06:07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李婆婆的饭菜香飘十里,安徽这个70岁的老奶奶,硬是凭一手好厨艺,把全家老小都“拴”回了乡下老家。每到周末,二十来号人齐刷刷地往她那儿跑,就为了吃上一顿她亲手做的家常菜。这事儿听起来就暖心,搁谁看了都得感叹一句:这才是家该有的味道!

李婆婆年轻时是乡村教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养了五个孩子。如今儿孙满堂,最小的孙女都19岁了,在安徽医科大学读书。按理说,到了这年纪,很多人都在城里享清福,可李婆婆偏不。她身体不太好,总想着“落叶归根”,要回乡下老家住。去年,她大儿子把老家的祖屋翻新了一遍,弄得跟农家乐似的,有菜地、鱼塘,还装了健身器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没想到,这一回去,李婆婆的精神头儿越来越好。以前在城里,她走几步就喘,现在回了乡下,她都能下地干农活了!大儿子看老太太身体不好,定了个规矩:除非有大事,每周五全家必须回老家陪她和老伴儿。结果呢?这规矩没让李婆婆觉得被“管”,反而让她乐开了花。每到周末,她就忙着张罗一桌子菜,儿孙们围着她,热热闹闹,家里的笑声就没停过。

李婆婆做饭有个“老古董”——一个几十年的老柴火灶台。儿女们给她装了现代化的灶台,可她死活不用,偏爱那个被烟熏得黑乎乎的老灶台。灶台旁边的墙贴了白瓷砖,斑驳的痕迹还在,但她每天擦得干干净净。两个灶眼,一个焖饭烧水,一个炒菜,忙而不乱。她说,这老灶台炒出来的菜才有“家”的味道,儿孙们也爱吃。

做菜时,李婆婆从不偷懒。先把腊肉、熏鱼、香肠这些下酒菜放进锅里,跟米饭一块焖熟,香气一出来,孩子们就馋得不行。接着,她开始配菜,有自己的拿手菜,比如炸糯米丸子,外酥里软,咬一口满嘴香。还有蛋饺、豆腐皮,简单却百吃不厌。糖醋排骨、红烧肥肠这些硬菜也少不了,端上桌还得用酒精炉保温,吃到最后一口还是热乎的。

李婆婆的厨艺,简直是“神级”。她做的地锅鸡,汤汁浓郁,鸡肉嫩得能掐出水。小孙女最爱的贴饼子,玉米饼贴在铁锅边,底下吸满了肉汤的香味,上面还是玉米饼的清香,一口下去,两种味道在嘴里打架,吃得人停不下来。她还爱蒸包子,皮薄馅大,咬一口汤汁都往外冒。年纪大了,厨艺却一点没退步,儿孙们吃得满嘴油,个个竖大拇指。

一家人聚在一块,干活也热闹。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围着灶台,有的剥蒜,有的洗菜,边干边聊,笑声不断。十几个菜看着多,可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就全搞定。饭桌上,大家你夹一筷子,我舀一勺,盘子见底的速度比啥都快。小孙女还把这些菜晒到网上,照片一出,网友们直呼“馋哭了”,还有人厚着脸皮问:“你家还缺孙女婿不?”

这事儿让人觉得,家不就是这样吗?不管你在外面多忙多累,回到家,有口热乎饭,有家人陪着唠嗑,啥烦心事儿都没了。李婆婆的饭菜,不只是好吃,更像是把全家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她用一顿顿饭,告诉儿孙们:家永远是你们的根。

李婆婆的故事,也让人想起老话:家和万事兴。她用一双粗糙的手,做出了一桌子菜,暖了一家人的心。农村老家的老灶台,烧的不只是柴火,还有满满的爱。网友们看了小孙女晒的照片,纷纷留言说,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有人说,城里的外卖再方便,也比不上家里的一碗热汤。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