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樊振东说要去德国打球,大家听了没当真,也没觉得有多意外,可谁也没料到他真就走了,8月底他到萨尔布吕肯,俱乐部给他办了场欢迎会,球迷举着牌子喊他名字,9月28日上海体育局还把他列进先进个人名单,同一天他坐在伯纳乌看皇马比赛,穿着白衣服,手里举着横幅,回来写了篇观后感,他没提国乒,也没说半句怨话,就只是笑着。
他不是因为输球才被冷落的,他太拼了,高烧还上场打张禹珍,胃痛就抱着热水袋比赛,赢了没人问一句伤怎么样,他拿金牌不是因为想当英雄,是没人替他开口,WTT规定前二十必须参赛,不参加就扣分罚款,他赛后想说两句,底下粉丝喊着让他闭嘴,合影总被挤到边角,这不是偶然,是规则把他当成了工具。
他去德国,不是为了躲清闲,是想歇一歇,找回自己的步子,德甲那边俱乐部发了声明,说会护着他,球迷写信给他,说加油,他能去看球,能写点感受,没人逼他装谦虚,没人逼他道谢,他写输球也是学习,这不是说漂亮话,是他终于敢说真话了,以前他不敢说,说了也没人理。
中国乒乓球队把金牌看得最重,运动员像工具,像奖牌的代名词,德国联赛不一样,球员状态好了,球自然打得顺,樊振东在德国训练不紧不慢,休息够了,成绩反而稳了,他不用天天被催着上场,也不用带伤硬撑只为攒积分,他慢慢又喜欢上打球,而不是咬牙撑着打球。
国内球迷早就习惯了赢了也得憋着,欧洲人赢了就笑,输了就回头找问题,樊振东现在敢说“我累了”,敢讲“我想歇歇”,这说明他真长大了,他不是不听话,是看得明白,跟马龙、张继科那会儿不一样,他不觉得拼垮自己是应该的,他能用金牌报国,但不会拿自己的尊严去换一块奖牌。
2025年4月,上海体育局开会说要建个给年轻运动员撑腰的心理支持系统,没点樊振东的名字,可谁都知道指的是谁,WTT还是老样子,逼着人非得参赛,欧洲的媒体开始嘀咕,你们把运动员当货品卖,是不是忘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他走之后,国内有些人说他不忠,德国球迷却说,他该被好好对待,9月28号那天,他在皇马看台上挥了挥手,笑着,手里举着一条横幅,那一刻,他不是国家队的符号,也不是金牌的代表,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会累,会笑,也会为自己高兴。
左边照片里,他瘸着腿走下场,没人伸手扶他,右边照片里,他穿着白球衣,笑着挥手,阳光落在他脸上,两张图不用说话,一看就懂,他没变,是地方变了,他选了换个地方,不是躲,是给自己留条路。
他现在打球,只为他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说的伟大,也不是为了那些数字上的成功,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歇着,他学会说不,也学会说心里话,这才是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