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孩子打开“世界之窗”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1 07:10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为家乡孩子打开“世界之窗”

——记定远中学教师赵家妹

全媒体记者邢 颖

在定远中学的三尺讲台上,赵家妹的身影已默默耕耘了十九个春秋。十九载光阴流转,她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通过自己的英语教学,带孩子们一览世界各地风光。

2006年,大学毕业的赵家妹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与教育的憧憬,回到定远县城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当双脚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在她心中升腾。她暗暗地对自己,也对这片养育她的土地许下承诺:“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初入课堂,她面对的是一群个性鲜明、基础各异的高中生。县城的孩子与大城市的孩子相比,接触地道英语、浸润语言环境的机会确实少得多。她深知,仅靠课本上的语法和词汇,远远不足以点燃孩子们持续的学习热情,更难以真正打开那扇“世界之窗”。

为了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她开始了“破冰”之旅。课堂上,她截取电影中贴近生活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模仿发音、体会语调,感受语言在真实情境中的魅力;引入杂志上的新鲜话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她将英文歌曲融入教学,把学生带到操场教唱英语歌曲,让枯燥的单词和句型在旋律中变得生动难忘;利用手机和多媒体把新西兰的外教“请”到了课堂上。学生们说:“她不仅教我们英语,更带我们‘看见’英语背后的那片广阔天地。”

“备好一节课,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赵家妹从教以来始终坚守的信条。随手翻开一本她的教案,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批注、反思和修订笔记,记录着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反复推敲。为了准备一节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主题课,她认真研读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报道和论文,孜孜不倦钻研晦涩的专业术语,最终巧妙地将这些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长年累月的高强度伏案工作,让她的颈椎落下了严重的病根,疼痛发作时常常需要戴着颈托上课。“但是看到讲台下孩子们从困惑迷茫到豁然开朗,眼睛里闪烁出理解的光芒,都值得。”

在教学中,赵家妹深知“因材施教”的真谛。开学伊始,她便通过详尽的摸底测试、个别谈话和日常观察,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风格和性格特点。据此,她创造性地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目标清晰、动态调整的学习小组。面对“夯实基础组”,她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反复讲解核心语法点;面对“能力提升组”,她精心挑选契合学生兴趣的英文原著、报刊文章和纪录片,引导他们深度阅读、批判思考。

“赵老师就像我们的知心姐姐。”这是学生们对她的评价。每次考试后,她都会找学生谈心,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她的办公室里,常备着糖果、巧克力,作为对进步学生的奖励。王同学英语基础差、词汇量不足,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赵家妹发现后,主动找到他:“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她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教王同学巧记单词的方法,将单词编成有趣的故事,制作单词卡片。在她的耐心辅导下,王同学的英语成绩逐渐提高。高考结束后,王同学送给她一张写满感谢的卡片:“是您让我相信,我也能学好英语!”

凭借卓越的教学成果和深厚的育人情怀,赵家妹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她所执教的班级,英语成绩不仅名列前茅,学生们更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综合运用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先后荣获“金牌教师”“滁州市第六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曲阳英才”“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安徽地区复赛优秀评委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定远中学“优秀教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达十多次。“比这些奖状证书和成就更珍贵的,是学生们豁然开朗的眼神和自信成长的笑容。”赵家妹坚定地说。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