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30 21:34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尹星云)9月27日,由郭文景作曲、莫言编剧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迎来了世界首演。指挥吕嘉携手宋元明、王冲、王鹤翔、赵丽丽、李鳌、朱贺、梁羽丰、杨广萌、陈亦昂等主演,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以饱含深情的唱演,动人呈现一台歌颂生命与热血的民族史诗。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重磅推出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在歌剧《红高粱》中,编剧莫言七易其稿,创作了有别于原著的歌剧人物,以诗化的语言书写生命之歌,浓墨重彩地讲述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的觉醒与抗争。作曲家郭文景,在创作中充分把握地域性、民族性,与大歌剧创作技法相结合,打造出地方色彩浓郁、交响叙事震撼的民族歌剧新样本。


歌剧开篇,由唢呐奏出全剧的核心主题,这个主题取材于胶州秧歌,犹如旷野中的生命呐喊,定调了全剧音乐的基调。在唱段“红高粱似火炬”中,九儿的旋律张力十足,交响乐中不断地冒出象征九儿性格的“烈火动机”,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将九儿的倔强、怒火中烧演唱得淋漓尽致。单扁郎的宣叙调充满乡土味,作曲家使用高密方言的音调记谱而成,男高音梁羽丰边唱边咳,生动塑造了肺痨病患者的形象。戴老三的咏叹调“风吹着高粱地” 用茂腔素材写成,音乐色彩明媚,表达了戴老三接闺女回家的喜悦心情,来自山东的男中音歌唱家李鳌对角色的音乐形象把握十分精准。“抢亲”是剧中最具“野性”的音乐段落,男高音歌唱家王冲饰演的余占鳌匪气十足,唱词“风来了,雨来了。蛤蟆敲着锣来了,青蛙打着鼓来了”饶有趣味,两支单簧管交替吹奏的十六分音符与密集的弦乐震音,营造出疾风骤雨的紧张感。在余占鳌与九儿的对唱中,两个炽热的灵魂在高粱地里重逢。

当罗汉准备出走时,女高音歌唱家赵丽丽饰演的凤仙,唱出感人至深的“罗汉大哥啊”,这首咏叹调的音乐素材来自柳腔-反调和茂腔-女腔原板这两种山东地方戏,以此表现传统女性的性格特点……

莫言曾说,除了剧中人物之外,他还写了一个特殊角色——红高粱。罗汉就义后,全体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定格为雕塑般的平民英雄群像。合唱“红高粱赞美诗”响起,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道路。这首合唱取材于山东梆子,郭文景讲述:“这段音乐所歌唱的英魂包括刘罗汉和戴老三,又不限于他们俩,我用这个唱段表达对所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的赞美。”


在该剧中,导演王筱頔打造了天圆地方的舞台视觉空间。舞美设计季乔则选取“红高粱”作为核心舞台意象,让高粱在舞台上生长、摇曳、燃烧,让莫言笔下那片充满野性的土地在恢弘的交响中复活。天宇深邃,高粱如林。舞台上的红高粱,隐喻着一座“生命的摇篮”,铸就了一幅“民族的群像”,升腾起抗战精神的浩浩长风与民族气概的熊熊火焰。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