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高中的AI教学有点儿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30 20:11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让传统课堂有了“一对一”体验

这所高中的AI教学有点儿酷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孟清 图·孙萌〛

智慧教学实时管理大数据分析图。

高一物理数字化教学市级展示课。

要开学了,高三学生刘兆瑞在学校统一配发的平板端收到了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一轮复习预习微课”,他观看微课并完成了自我检测后,数据便自动生成并反馈给了授课教师张永江……这是大连教育学院附属高中AI赋能教与学的一个场景。张永江告诉记者:“有了学生自我检测的反馈数据,教师就可以进行二次备课和梳理,让备课更有针对性,便于给学生‘一对一’的评语和反馈,并通过课上互动、课后检测、个性化辅导、数据呈现等形成闭环。”

据介绍,从2019年起,大连教育学院附属高中就踏上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征程。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每一个课堂都蕴藏着改变的力量:科技点燃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创新打破传统课堂的固有模式,让“教—学—评”一体化在智慧的脉络中同频共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视角

“AI+”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有活力

刘兆瑞告诉记者,自高一入校起,学校就为每个学生配备了平板端,搭载了学习系统并具备拍照功能。每位学生每天都会收到学科教师推送的个性化前置预习任务,有时候老师还会推送分步骤的知识点讲解视频和语音导读资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老师会为学生开放包含前沿学术案例、探究性任务的拓展学习资源库。同学们完成预习任务后,AI系统会自动批改互动习题,生成正确率、薄弱知识点等预习分析报告,这样,老师在课前就能精准把握学情,为后续教学精准规划。

在课堂互动环节,“AI+”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平板端有“随机抽答”“自主抢答”“线上提问”等功能,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同时,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更加直观快捷,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可以通过平板展示,把作答集中在教室前端的智慧大屏上,有助于同伴间的学习与交流。此外,各学科的知识点都可以结合情景的引导,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比如历史课上,学生可通过平板全景浏览古代战场,多视角获取信息,快速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初步搭建新知识框架;地理课上,学生可以借助平板AR功能模拟地震带应急避险;英语课上,可以利用智能对话系统开展实景口语练习……依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动态推送阶梯式学习任务,实现从知识应用到实践创新的能力进阶。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AI智能批改系统会辅助评分、解析错误,并关联知识点推送相关训练,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错题集,学生们笑着说:“我们的错题本会‘自己长大’。”

教师视角

从“知识搬运工”到“成长导航员”

数学教师张庆浒曾为立体几何教学头疼,直到AI生成班级的“空间想象力示意图”,他随即开设3D建模内容,让抽象的空间图形更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和学习。英语教师王艺烨发现,用AI将课本相关内容改编成双语剧本并生成水墨动画,课堂上学生会因动画展示而兴趣倍增。王艺烨告诉记者:“我们还尝试用AI辅助作文批改,把科技创新和教师的人文情感结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和进步。”同时,AI技术为老师们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输入教学目标,AI即刻从云端萃取适配的教学素材与题库,生成个性化教案初稿;智能分析学情数据,为学生定制分层教学方案,模拟课堂互动场景,预判教学难点。智能阅卷系统大幅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分析能力,将答题情况生成深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师能从中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点,帮助学生找到突破方向。

对于教师来说,“AI+”不仅体现在课堂和教学上,也体现在教研、管理、家校互动上。教研方面,专业的演播室、智慧教室、录播教室、远程会议等使“双师、多师”协作变得便捷,教师间的教研和沟通更加具象化,实时共享优质资源,校本教研更加高效,让整个工作的空间都更具深度与温度。管理方面,校园门口的监控设备搭载前沿人脸识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每一张面孔,师生踏入校园,无须停留,便能实现无感考勤,系统自动记录出入校时间,让校园生活更便捷高效;一旦发现陌生人擅自闯入,智能系统即刻触发警报,第一时间拉起警戒线;校园安全智能监控设施升级,无缝覆盖校园所有区域。家校互动方面,智慧班牌与手机端的融合搭建起家校共育的全新通路,它以数据为纽带,串联起校园与家庭,实现了家校间的实时互动,让教育合力无缝衔接。

成果与愿景

人机协同 用和谐的温度照亮教育初心

校长盛晓红介绍说,从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以来,学校的平板系统就接入了DeepSeek、豆包、智普等大模型,教师们也开始新一轮的信息素养培训和升级,通过专业的有指向性的提问不断喂养AI,从而打造各学科智能体教学助手和学习助手。她表示:“在我们的高中校园里,人机协同正以温暖的力量守护着教育初心,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回归育人本质。”AI作为智慧助教,精准处理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事务性工作,使教师得以聚焦情感引导与个性化关怀。例如,AI承担基础知识讲解后,教师能更从容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在写作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AI生成的初稿进行人文反思,融入生活体验,既提升效率又深化思维碰撞。

AI助力教师读懂每个学生,帮助教师识别学生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让评价不再局限于分数,而是关注批判性思维的成长。教育的温度始终源于师生间的心灵共振。当AI模拟“虚拟诗人”与学生讨论古诗情感时,当教师依据数据反馈设计出激发高阶思维的问题时,人机协作都在创造更多“教学时刻”。大连教育学院附属高中的实践印证,技术不是割裂情感的利刃,而是深化对话的催化剂。教师以德行滋养心灵,AI以算力拓展可能,二者共同守护着“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本源。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