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韭菜最后一茬,牢记“2割3不割”,助其安稳越冬!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30 12:17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秋风起,韭菜香,但你可知道,这最后一刀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明年春天你家韭菜是壮如小葱还是细如发丝!

“立秋三场雨,夏衣高挂起”,虽然白天太阳还毒得很,但早晚的风已经带了凉意。这时候,咱们农友心里都清楚,韭菜地里那最后一刀得安排上了。

这最后一刀可是有讲究的,割对了,韭菜根茎攒足养分,明年开春噌噌冒粗苗;割错了,很可能就把韭菜的“老本”都割没了,来年能不能见到都难说。

牢记最后一刀时间表

俗话说得好,“韭菜割得巧,越冬没烦恼”。这最后一刀的时间,南北各地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原则——给韭菜留出至少25天的“恢复期”,让它能把养分回流到根茎,攒足底气过冬。

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10月1日是最后期限,绝对不能晚于这个时间。华北地区可以稍微放宽到10月中旬,但也要看天气,如果气温降得快,就得提前动手。

南方地区就比较幸福了,长江流域可以割到11月初,华南地区甚至能收到12月中旬。但记住一个黄金法则:当地平均气温低于15℃时,就该停手了。

掌握收割技巧

这最后一刀,手法至关重要。老菜农们几十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留高割深”的四字诀。

平时割韭菜可以离地2厘米左右下刀,但最后一刀要提到离地3-4厘米,比平时“高一指”为好。这样能保留更多的光合作用面积,让韭菜继续制造养分。

下刀要快准狠,切口要平整。最好用锋利的镰刀,斜着切,这样下雨淋不着,病菌难侵入。千万别用钝刀硬扯,那样会损伤韭菜的生长点。

切记“三不割”原则

第一,下雨天后不割。至少要等晴天晒干三天,地皮发白了再下地。叶子挂着水珠时收割,伤口湿漉漉的,病菌顺着水就往里钻。

第二,弱苗病苗不割。看着自家苗又细又黄就着急下镰“刺激生长”?这是大忌!弱苗本就元气不足,再割一刀等于要它半条命。

第三,不到高度不割。即使是最后一刀,也要等到韭菜长到25-30厘米高,有4-6片叶子时再动手。未达到收割标准的韭菜积累的养分不足,割了反而伤元气。

做好割后管理

割完之后可不是就没事了。韭菜割完就像女人生了娃,最要紧的是赶紧“补身子”!收割后两天内必须做足两件事——追肥、浇水。

肥料要用对路子:一瓢腐熟的粪水兑半把草木灰,顺着垄沟缓缓浇。草木灰里的钾能让茎秆结实,粪水的氮促叶片厚实。千万别用没沤熟的生粪,招虫又烧根!

浇水也得讲究——小水慢渗,浇透不积水。韭菜“坐月子”时最怕烂根,地皮微湿就行。

越冬准备要扎实

这最后一刀割完之后,就得开始为越冬做准备了。首先要浇封冻水,时间选在12月上旬左右,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太早起不到防冻作用,太晚易加重冻害。

其次要培土护根。用疏松土壤在韭菜基部培土5-8厘米,重点保护白色鳞茎部位。整个冬季最好培土三次,这样能有效防止冬季冻害发生。

最后要清理田园,把杂草和枯叶子都清除干净。这不是瞎讲究,而是减少病虫害越冬的场所,很多人都会忽略掉,其实特别重要。

老话常说:“舍得秋天一顿休息,换来春天割都割不完”。当你春天看到邻居家的韭菜又细又黄,而你家的韭菜墩子已经绿油油地冒出头,一茬接一茬吃都吃不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一切都值得!

现在就让韭菜好好休养吧,明年肯定会用丰收回报你!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