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践:行动是检验所学的良方​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30 02:42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约1500字 字数

约4分钟 用时

前 言

听了无数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在于,你只是听,却从不实践。

第10章 成果输出,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10.2 重视实践:行动是检验所学的良方

01

记录是成果输出的最浅层次,是因为,记录是让自己懂。自己懂看似很了不起,但至少存在一个问题:知道了不代表就会用了。

知道却不用,或者不会用,和不知道没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这一结果甚至更糟。在「 提升认知:个体觉醒的强劲驱动力 」一节就已经提到,从“愚昧山峰”跌入“绝望之谷”的人是很痛苦的,这群人往往都是知道很多但实践很少的人。

他们会焦虑, 因为他们知道的 多但没 有实践,于是会长期停留在知道的环节,对结果或者事物的走向却没有半点主动把握的可能性。 就像一个已经溺水的人,他就算知道再多关于溺水应急的知识,可他不 会游泳,最终也只会落得个挣扎着死去的下 场。

相反,“不知者无畏”,因为不知道所以会快乐。他们处在“愚昧山峰”过着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或许还会对他们的状态感到惋惜,但他们自己从不这样觉得。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好事。 如果实时让自己处在痛苦之中,又没办法加以解决,那无疑是最糟糕的状态 。可恰恰有些人就处于这种状态,他们一方面对现实处境诸多不满、抱怨、彷徨、迷茫,一方面又不愿意试着朝前走一步。

因此, 实践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成果输出形式 。借助于实践,有了行动,才能够以主观感受的方式,去深刻认识自己所掌握的成长知识究竟能如何帮到自己。

这才是实践带来的好处。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躬行的目的就在于体验感。 体验过后才能说出最真实的感受。 仅仅作为一个隔岸观火的人,或许看得见火势有多大,但永远也体会不到大火所带来的灼热感有多强烈。

02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懂得实践重要性的人。他们深知 成功的公式就是“成功=认知×行动” 。没有行动的认知是无效的,没有认知的行动是盲目的,只有把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各自该有的功效。

图10-2 成功公式

太多人的失败,就在于知道但不去做 。为了避免自己内心的焦虑让自己感到迷茫,便通过学习更多的内容来加以掩盖,这是逃避问题的懦夫才会采取的方式。

一边告诉别人自己知道了多少,一边又在满世界抱怨命运对自己多有不公。哪怕自己尝试着探出了第一步,也会让自己的下一步走起来更加的自信与顺利。可是这一步,偏偏难以迈出。

正如记录有多种形式一样,实践的方式也不一而足。实践所采取的行动,本就针对不同事项有不同的动作。

比如 你要锻炼身体,跟着健身APP学了很多动作,实践就是自己掌握了这套工作,可以随时都练起来。 甚至在此基础上,横纵向贯通,学会更多动作,动作也更加的标准。

再比如当你难以抉择,但你已经知道遵循内心而动时,实践就能够做到不再纠结,果断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完后不再后悔。

如果说你在画册上、视频里见到了某个很美的地方,能够在某个时候腾出时间,亲自去看一看,那也不失为一种实践。你所体验到的,和你理想中以为的样子,总会有着诸多的不同,不去实践,就永远不知道。

03

总之, 实践的本质在于行动,而不是理论上的空想

你说你想要写本书,却不去设定目标、拆解阶段计划,一步步朝着它去努力,那就是空想。 你说你想要环中国游,却连基本的路线规划都懒得做,那也是空想。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也说,“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 ”。

所以当你对现状不满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实践。哪怕它并不代表着一种输出,你也会在实践中收获颇丰。即所谓, 行胜于言,知行合一,方成自己 。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