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位女子,把普通馒头做成了水果形状,圆滚滚的橘子、香甜的芒果、紫黑的山竹,个个逼真,孩子看了就想吃,网友们直呼“太治愈了”。她在厨房里忙活,不是为了应付一日三餐,而是把做饭变成了艺术,用面团捏出生活的乐趣。这件事在网上火了,大家都说,这女子的手艺不只是好吃,还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温暖。
女子是山东人,平时工作不忙,带孩子是她的日常。孩子挑食,馒头、面条总被嫌弃,吃几口就不想动筷子。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怎么让孩子多吃点。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把馒头捏成水果的样子,试试看能不能吸引孩子。没想到,孩子一看到“橘子馒头”,眼睛都亮了,抓起来就吃,比平时多吃了好几口。
从那以后,女子开始钻研水果面食。她不满足于只做个样子,而是要把细节做到极致。比如她的橘子馒头,个头跟真橘子差不多,橙黄的表皮,绿色的蒂,软乎乎一捏,还带着面香。剥开“果皮”,里面一瓣一瓣,连白色的果肉纹路都清晰可见。孩子吃得开心,她也觉得值了。
女子不光会做橘子馒头,还有芒果、山竹、草莓,样样拿得出手。芒果馒头是长条形,烤的时候慢慢鼓起来,像个胖乎乎的小枕头。她轻轻撕开“果皮”,露出金黄的“果肉”,网友看了视频,直说“想咬一口”。山竹馒头更绝,紫黑的外壳,白色的小瓣,连果蒂的细节都没放过,摆在桌上,乍一看真以为是水果。
她做这些面食,用的是家常食材,面粉、酵母、食用色素,偶尔加点果汁调味。成本不高,但费心思。她说,做一个水果馒头,从和面到成型,得花一两个小时。揉面、发酵、捏形状、蒸烤,每一步都得细心。尤其是色素调配,多了少了都不行,得正好才能做出水果的颜色。
女子还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比如,橘子馒头的“果皮”是分开做的,先捏好外层,再包上内层,蒸出来才有一瓣瓣的效果。芒果馒头的“果肉”要用黄色的面团,外面裹一层薄薄的绿色,烤的时候火候得控制好,不然颜色会变。她把这些心得发到网上,网友们一边看一边学,还有人照着做了,晒出自己的“水果馒头”。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说,看着面团在锅里慢慢鼓起来,像个小生命,特别治愈。还有人夸她手巧,说家里有这样的妈妈,孩子肯定幸福得不得了。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这要是摆在水果摊上,估计得有人买回去当真水果吃!”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都说她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了花。
网友们还在讨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有滋味。有人说,有钱有闲才叫幸福;也有人说,像这位女子这样,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才是真本事。你觉得呢?生活是不是就像她手里的面团,揉一揉,捏一捏,就能变成想要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