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市值破千亿背后:李斌喊话,第四季度必须盈利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9 20:33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当李斌在成都车展宣布乐道 L90 完成第 1 万台交付时,这个蔚来历史上交付最快的车型不仅带动其港股股价两个月内上涨近 90%,更让市场重新审视这家新势力车企年初定下的四季度盈利目标。从一季度创纪录亏损到旗舰车型相继爆火,蔚来的逆转背后,是技术路线坚持与组织效率革命的双重作用。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产品力竞争的关键期,李斌提出 "靠自己的本事" 实现盈利,既是对行业周期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企业经营本质的回归。

高毛利车型构建盈利基础

蔚来四季度盈利的底气首先来自产品矩阵的强势表现。乐道 L90 以 26.58 万元的起售价精准切入中高端家庭用车市场,其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表现打破了蔚来过往新车交付的瓶颈。更关键的是,这款定位 "改变行业格局" 的战略车型不仅自身销量亮眼,还形成了对产品线的带动效应,使得乐道 L60 在 8 月创下年度锁单新高,呈现出 "越卖越多" 的逆势增长态势。这种产品间的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了整体产能利用率和供应链效率。

全新 ES8 的预订单表现更超出预期,其热度超过同期的 L90,验证了蔚来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作为品牌旗舰车型,ES8 承载着李斌将蔚来品牌毛利率提升至 20% 的目标,其 900 伏高压平台与轻量化设计所带来的空间优势,成为用户感知明显的差异化卖点。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溢价的能力,正是蔚来摆脱价格战泥潭的关键所在。按照规划,蔚来四季度将形成 L90、ES8、L60 等车型的组合拳,冲击月销 5 万辆的目标,而第三工厂的 9 月投产将为这一目标提供产能保障。

产品定价策略的精准调整也为盈利提供支撑。李斌在面对定价争议时强调 "把公司经营好是对用户最大的负责",这种理性态度体现在具体定价中:L90 较预售价下探 1.41 万元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规模效应维持 15% 的目标毛利率;ES8 则坚守高端定位,保障品牌溢价能力。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既扩大了市场份额,又确保了盈利空间,形成了良性的产品组合效应。

纯电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

李斌在内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 "纯电大三排 SUV 时代到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市场趋势的战略判断。2025 年 1-7 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远超插混、增程和燃油车,其中大三排 SUV 市场的纯电渗透率快速提升,验证了蔚来长期坚持纯电路线的前瞻性。这种市场拐点的出现,使蔚来过去十年的技术投入开始进入收获期。

900 伏高压平台与换电技术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乐道 L90 和全新 ES8 通过集成化设计创造的超大空间,以及比同级别车型轻 200 多公斤的轻量化优势,让用户直观感受到纯电技术的体验收益。这种 "显性化" 的技术优势,相比此前抽象的概念传播更具市场说服力。而 3469 座换电站构建的 "县县通" 网络,配合 500 万公共充电桩,基本消除了用户的续航焦虑,使纯电车型的体验代价大幅降低。

技术路线的坚定性还带来了效率红利。当同行需要兼顾多种技术路线时,蔚来可以 "心无旁骛地提效",将资源集中于纯电平台的优化迭代。这种聚焦产生的规模效应,体现在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生产工艺的不断精进上。乐道与蔚来品牌 80% 的零部件通用率,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技术协同效应,为毛利率提升奠定了基础。

面对行业价格战,蔚来选择了差异化竞争路径。当竞品纷纷推出金融优惠政策时,蔚来凭借技术优势维持了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李斌将用户不购买的原因 30%-40% 归因于对企业存续的担忧,这一判断直指新势力盈利问题的核心:只有实现可持续经营,才能真正建立用户信任。四季度盈利目标的达成,将不仅是财务数字的改善,更是品牌价值的重塑。

写在最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盈利公式 "销售额 × 毛利率 - 费用" 来看,蔚来四季度盈利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销售额方面,两款旗舰车型的热销加上 L60 的持续增长,有望使四季度营收创下新高;毛利率方面,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与成本控制见效,将推动整体毛利率向目标靠近;费用端,CBU 机制带来的效率提升正在逐步显现。李斌所说的 "销售额有保障,毛利有机会" 并非虚言。

但挑战依然存在。汽车行业的 "金九银十" 效应能否持续到四季度末、供应链能否稳定支撑产能爬坡、价格战是否会进一步升级,都存在不确定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研发投入仍维持在每季度 30 亿元的高位,如何在保证长期竞争力的同时控制短期费用,考验着管理层的平衡艺术。

李斌将 2019 年的突围归因于用户支持和运气,而此次强调 "靠自己的本事",标志着蔚来从情感驱动向体系能力驱动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能否实现四季度盈利,更决定着企业能否形成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当技术积淀遇上效率革命,当产品优势叠加组织进化,蔚来的盈利攻坚战或许正是新势力车企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真正的本事不在于狂飙突进,而在于在正确的赛道上,用高效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