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末次收割有讲究!老菜农:牢记“3不2要”,根粗如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9 17:43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立秋一到,绿油油的叶子,割对了壮如小葱,割错了细如发丝!老菜农们几十年摸爬滚打,早就摸透了韭菜的“脾气”。

末次收割直接关系到韭菜能否安全越冬和来年长势。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老菜农总结的“3不2要”秘诀,照做着做,保准你家的韭菜根粗如筷,越冬无忧,来年春天疯长不止!

牢记“三不割”,秋韭收割勿任性

末次收割最关键的原则就是——不乱割。这不是随心所欲的时候,有三个坚决不能割的情况。

首先,雨后三天坚决不割。叶子挂着水珠时收割,伤口湿漉漉的,病菌顺着水就往里钻。更糟的是,人一脚踩进泥里,土壤板结得像铁板,韭菜根喘不过气,新芽憋死在土里!至少等晴天晒干三天,地皮发白了再下地。

其次,弱苗病苗坚决不割。看着别人家韭菜绿得发亮,自家苗又细又黄就着急下镰“刺激生长”?这是大忌!

弱苗本就元气不足,再割一刀等于要它半条命。得先松土、撒把草木灰杀虫灭菌,等叶片挺直油亮了再考虑动手。

最后,时间太晚坚决不割。寒露以后天气渐冷,韭菜生长缓慢,此时应停止浇水和追施肥料,使韭菜营养早回根茎,积累养分。北方要赶在8月20日前,南方可以放宽到9月初,但千万别拖到寒露,否则韭菜攒不够力气过冬,明年开春可就蔫了。

掌握“二要”,末刀收割有窍门

说完了不能割的情况,再来聊聊该怎么割。这末次收割有两个关键要点,直接决定韭菜的越冬能力和来年长势。

第一要:看准时机下刀

立秋后的韭菜,可不是想割就能割的。老话说“立秋三场雨,夏衣高挂起”,这时候白天太阳还得很,地表温度动不动就蹿上40℃,冒失下镰,韭菜茬口就像被开水烫过,不仅难愈合,还容易烂根招病。

真正的黄金收割期在立秋后10天左右。等早晚的风带点凉意,地温降到25℃上下,这时候的韭菜积累了足够的养分,割一刀,伤口愈合快,新芽噌噌冒!

收割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这时候空气湿度大,没有强光照射,有利于切口的快速愈合和正常发芽生长。

第二要:手下留情保生长点

割韭菜不是砍柴,下镰的深浅直接决定下一茬的强弱!有些新手图省事,贴着地皮“唰”一刀,看着是干净利落,实则把韭菜的生长点(俗称“韭葫芦”)都削掉了。老农见了直摇头:“这是要绝收啊!”

正确的割法要离地2厘米左右下刀。留下那截白里透紫的嫩茎,就像给韭菜留了个“发动机”。这点茎秆上的芽眼是再生关键,护住了它,新叶才有劲钻出来。割口最好斜着切,这样下雨淋不着,病菌难侵入。

记住:镰刀要快,切口要平,拖泥带水只会伤根又伤苗!

收割后管理,越冬无忧有保障

末次收割后的管理关系到韭菜能否安全越冬,主要有两个关键措施。

首先,及时追肥浇水。韭菜割完就像女人生了娃,最要紧的是赶紧“补身子”!收割后两天内必须做足两件事——追肥、浇水。

肥料要用对路子:一瓢腐熟的粪水兑半把草木灰,顺着垄沟缓缓浇。草木灰里的钾能让茎秆结实,粪水的氮促叶片厚实。千万别用没沤熟的生粪,招虫又烧根!浇水也得讲究——小水慢渗,浇透不积水。

其次,冬季保温防寒。在进入寒露时期,也就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农户们就会开始做管理措施了,可以用稻草厚厚的覆盖住韭菜起到防护作用,或者选择用地膜做保护措施,保溫效果是一样的。

冬季虽然韭菜进入休眠期了,此时还是需要适当施肥的,冬季施肥一般被称为“腊肥”,能够起到促进韭菜春季返青,促进生长的作用。一般适合施用腐熟的人尿粪作为冬肥。

养根护本,来年疯长有基础

末次收割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养根。只有让韭菜积蓄足够养分,才能安全越冬,来年春天疯长。

“立冬”覆盖管理也很重要。覆盖前清理畦内所有枯叶杂物,割去枯韭,结合浇水施适量尿素。水下渗后搭小拱棚,覆盖薄膜草帘,每天上午9时揭开草帘,下午2时盖上,见阳光5小时左右。

经过冬季的良好管理,来年春天韭菜返青时,你就会发现自家的韭菜比邻居家的长得更旺、更粗壮。这就是末次收割和冬季管理得当的好处!

等到来年春天,邻居家的韭菜还在慢慢苏醒,你家的韭菜已经绿油油一片,长出筷子粗的茎秆。这就是老菜农“3不2要”秘诀的威力。

最后一刀留得好,开春韭菜吃不了——这老话准没错!趁着眼下秋风渐凉,快去看看你家的韭菜地,用对这方法,保证明年春天收获满园翡翠般的惊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