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消息,时下,康庄镇小丰营村520亩旱稻遍野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逐渐成熟,静待丰收。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稻田里多了不少“科技身影”——土壤墒情监测仪、智能虫情测报灯、微型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稻田情况,辅助管理人员精准控制水肥灌溉,让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小丰营村旱稻即将丰收。图/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
2024年,小丰营村通过试种110亩旱稻,实现村集体增收近30万元,让撂荒地焕发新生机。今年,村委会进一步扩大旱稻种植规模,并大力推进数字稻田建设,通过村企协作,打造数字稻田与智慧灌溉系统,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田间布设的土壤墒情设备、气象站、虫情监测仪等,实时捕捉温度、湿度、光照、含水率、氮磷钾含量、病虫害等数据,通过“AI”决策,智能判断灌溉、施肥时机,甚至预测病虫害风险,实现精准灌溉与灾害预警。更便捷的是,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查看数据、远程控制稻田喷灌。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表示:“科学监测让水肥施用效率提升30%以上,农药使用量降低20%,预计亩产同比可增长20%左右,不仅提高了种植与农田管理效率,还推动了旱稻品质升级,为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奠定基础。”
编辑 张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