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玛雅人种地有多牛?天坑湿地搞高产,7000年前就种玉米!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6 15:05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里,古玛雅人可不是只会盖金字塔,他们种地的本事更是让人佩服。尤其是那些石灰岩天坑,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叫“雷约拉达斯”,其实就是天然的大坑,土壤又深又湿,特别适合种庄稼。玛雅人看中这点,专门在这儿种可可,干旱季节也不怕,照样收成满满。

这些天坑为啥这么厉害?土壤潮湿,能存水,干季也能种庄稼。可可可是当时的大热门,相当于现在的“网红作物”,需求高得不得了。玛雅人用天坑种可可,产量高,质量好,简直是农业界的“黑科技”。

再说湿地,玛雅人也没闲着。中美洲湿地多,韦拉克鲁斯海湾那边,湿地农业早就有了。考古学家挖出证据,7100年前那儿就在种玉米了,够早吧?更厉害的是,他们还种了向日葵!这可是中美洲最早驯化向日葵的地方,说明玛雅人不仅会种地,还会挑好品种。

不过,湿地农业也不是一帆风顺。韦拉克鲁斯中部的曼丁加湿地,曾经种得热火朝天,庄稼地越开越大。结果到了7世纪,海平面上升,火山爆发,人口还减少,农田就废了。种地不容易,环境一变,计划全乱。

玛雅人还沿着太平洋海岸的冲积堤种地,但没搞成湿地系统那么高级。伯利兹北部和墨西哥边上的湿地,他们建了“岛屿农田”。这些农田像小岛一样,漂在湿地上,种啥都行。这种方法从前古典时期就有了,但每个地方的环境和政治不一样,玩法也不同。

石膏和碳酸钙是这些农田的秘密武器。它们能改良土壤,让庄稼长得更好。到了古典时期末,这些农田让玛雅人扛住了不少危机。不过,环境变化太猛,最后这些地还是被弃了。坎佩切和坎德拉利亚河边的湿地也有类似农田,但研究得少,直到最近才发现它们的规模有多大。

墨西哥北部的亚拉豪断裂带,玛雅人更狠,直接建堤坝和大坝,把湿地改成农田。他们还从周围采集植物,肥沃土壤,种出来的庄稼养活了城市。春丘米尔就是个例子,这城市虽然在荒地,但靠湿地和地下水,愣是种出了“城市花园”。

古玛雅人种地的智慧,真的让人服气。他们用天坑、湿地、水库,把庄稼种得风生水起。环境再恶劣,也能想出办法。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人定胜天”吗?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