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老头乐”:一年辛苦钱买的不是车,是没保障的“玩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6 09:04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销售说这‘老头乐’不用上牌、不用驾照,适合老年人,结果开了不到一年,电机就坏了!”江苏的王大爷拿着维修单,心疼又气愤。近日,央视专门聚焦“老头乐”乱象,直指这类低速电动车专坑老年人——不少老人花一年辛苦钱购买,到手的却是质量低劣、安全无保障的“移动玩具”,背后的隐患远比想象中可怕。

商家的“忽悠套路”精准拿捏老年人心理。在小区、菜市场周边,经常能看到“老头乐”的推销摊位,销售人员围着老人反复强调“不用考驾照,上车就会开”“充一次电跑100公里,比打车便宜”,甚至宣称“政府默许上路,不会被查”。为了让老人放心,还会展示“老客户好评”“终身保修”的虚假承诺。但实际上,这些“老头乐”大多是小作坊生产,用的是淘汰的铅酸电池、劣质电机,成本仅3000-5000元,却以1.5万-2.5万元的价格卖给老人,利润翻了好几倍。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部分“老头乐”生产车间堪比“废品回收站”:工人徒手组装车架,电线随意缠绕,电池组用胶带固定,甚至没有最基础的防水处理。更严重的是,这些车完全不满足安全标准——车身没有防撞钢梁,车窗用的是普通玻璃,碰撞后容易碎裂伤人;刹车系统仅靠简单的鼓刹,雨天刹车距离比合规电动车长3倍以上。去年浙江就发生一起悲剧,一位老人驾驶“老头乐”遇紧急情况刹车失灵,撞上路边护栏,导致肋骨骨折,而商家事后却消失无踪。

更让老人绝望的是“上路即违法”。由于“老头乐”未通过国家机动车认证,无法登记上牌,也不能购买交强险,一旦上路被查,车辆会被扣押,老人还可能面临罚款。即便侥幸上路,发生交通事故后,所有责任都由老人承担。央视报道中提到,某地区去年涉及“老头乐”的交通事故有230起,其中80%造成老人受伤,而保险理赔率为零,不少家庭因此背负高额医疗费。

面对“老头乐”的陷阱,央视呼吁:子女要多提醒父母,别被“不用驾照、便宜实用”的宣传迷惑;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从源头遏制乱象。对于老年人的代步需求,合规的电动自行车或低速新能源汽车才是正确选择,别让一年的辛苦钱,换来一辆没保障的“玩具车”,最终追悔莫及。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