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水稻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5 21:08
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收获环节直接关系到产量保障、品质提升以及后续存储和加工的效率。科学、规范地进行水稻收获,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还能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下从收获时期、收获方式、质量管控、安全操作及后续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收获水稻应注意的事项。

一、精准把握收获时期,确保籽粒成熟度与品质

收获时期的选择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 依据籽粒成熟特征判断:水稻成熟通常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完熟期时,稻穗籽粒饱满,谷壳由绿色转为黄色或金黄色,籽粒硬度增加,含水量降至20%~25%左右,此时是最佳收获时期。若在乳熟期收获,籽粒尚未饱满,千粒重低,产量会大幅下降;若延迟至过熟期,易出现籽粒脱落、穗上发芽等现象,同时米粒光泽度降低,品质变劣。

- 结合品种特性与气候条件调整:不同水稻品种的成熟期存在差异,早稻、中稻、晚稻的收获时间需分别对应其生育期。此外,收获前需关注天气预报,避开连续阴雨天气。若遇雨天,应在雨停后待稻株表面水分晾干再收获,防止籽粒在收获过程中霉变,同时避免田间泥泞导致机械作业困难或稻谷被污泥污染。

二、合理选择收获方式,兼顾效率与损失控制

目前水稻收获主要有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方式,需根据种植规模、地形条件及实际需求选择,并注重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损耗。

- 人工收获的注意事项:人工收获适用于小面积种植、地形复杂或机械化难以操作的地块。收获时应使用锋利的镰刀,在稻株基部3~5厘米处割断,避免稻茬过高造成籽粒残留。割倒的稻穗应按一定数量捆扎成束,直立晾晒在田间或晒场,晾晒过程中需定期翻动,确保稻谷均匀干燥,防止发热霉变。晾晒至籽粒含水量约14%~15%时进行脱粒,脱粒时可使用打谷机,操作时注意避免籽粒破损,同时清理杂质。

- 机械收获的注意事项:机械收获具有效率高、节省人力的优势,适用于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作业前需对收割机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割台、脱粒装置、清选系统等部件运行正常。收割时,割茬高度应控制在15~20厘米,避免过低损伤稻茬根系(若为再生稻种植模式,需更高割茬),同时减少泥土混入。行驶速度需根据稻株密度和倒伏情况调整,一般以每小时4~6公里为宜,防止漏割或籽粒脱粒不净。对于倒伏水稻,应降低收割速度,调整割台角度,尽量减少籽粒损失。机械脱粒后,需检查清选效果,确保杂质含量不超过2%,破碎率控制在3%以内。

三、强化收获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保障稻谷品质

收获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贯穿于收割、脱粒、运输等多个环节,直接影响稻谷的商品价值。

- 减少杂质混入: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收获,都需避免泥土、杂草、稻秆等杂质混入稻谷。机械收获时,可通过调整清选筛的风量和筛孔大小,提高清选效率;人工收获脱粒后,需进行过筛处理,去除碎秆、瘪粒等杂质。杂质过多会增加稻谷存储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导致发热霉变,同时影响后续加工时的清理成本。

- 防止籽粒破损:籽粒破损不仅会降低稻谷的外观品质,还会导致其在存储中易受病虫害侵袭。机械收获时,需合理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和间隙,转速过高或间隙过小都会增加破碎率;人工脱粒时,避免用力敲打稻穗,减少籽粒挤压破损。此外,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稻谷受到剧烈颠簸和挤压,可使用篷布覆盖,防止籽粒散落和杂质混入。

四、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

收获作业中,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是前提,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机械作业安全: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收割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时佩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严禁在收割机运行时进行维修、清理等操作,停机时需将割台降至地面,切断动力源。作业区域需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尤其要注意避免儿童靠近。同时,定期检查收割机的燃油、润滑系统,防止漏油、漏电等安全隐患。

- 人工作业安全:人工收割时,需注意镰刀使用安全,避免割伤手脚;在田间行走时,留意田埂和障碍物,防止滑倒摔伤。晾晒稻谷时,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避免在高压线下方或易燃物附近晾晒,防止火灾或触电事故。脱粒时,注意打谷机的运行状态,避免衣物、头发卷入机器。

五、做好收获后的后续处理,为存储与加工奠定基础

收获后的稻谷需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其能够长期存储且品质稳定。

- 及时晾晒与烘干:收获后的稻谷若含水量过高(超过14%),需立即进行晾晒或烘干。晾晒时选择晴朗天气,将稻谷摊薄在晒场,厚度以5~10厘米为宜,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使稻谷受热均匀。若遇阴雨天气,需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应控制在40~50℃,避免高温导致稻谷品质下降。烘干过程中需实时监测含水量,直至降至13%~14%的安全存储标准。

- 规范存储管理:烘干后的稻谷需进行清选,去除残留杂质和破损粒,然后装入清洁、干燥的仓储容器中。仓储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光,远离火源和水源,同时做好防鼠、防虫、防潮措施。存储期间定期检查稻谷的温度、湿度和品质,若发现发热、霉变等迹象,及时采取翻仓、通风等处理措施。

总之,水稻收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从收获时期、方式、质量、安全及后续处理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控。只有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