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说的欣赏要用脊椎骨完成,作家应当是人类的神经末梢 | 李浩专访之三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5 18:02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记者:我们或许可以追溯一个古老的命题:文学是什么?

李浩:文学是什么,我认为在我们这里也应有一个确切的回答,至少对我来说是,三十余年,它基本没变过。我所做的,只是微调。在教授“创作学”的第一课,我就曾向我的学生阐释过我的文学观:它是作家用他的理想、幻想和梦再造的一个世界,尽管有时它和我们的世界离得很近,但它致力探寻的是存在的可能而不是已有的存在;它是人类对世界最敏感、最深入、最微小又最阔大的感知,它让我们停下了思考我们的生存,生存的境遇和问题,思考他者的生活的不同,思考我们对生活应有的思虑;它是艺术,是艺术的建筑,它让我们从中领略之前未能领略、未能充分领略的美和魅力,让我们的心获得飞翔,让命运获得呼吸;它带我们进入到一个总被忽略、遗忘甚至掩饰的沉默区域,让我们审视人何以为人,生活是否存在另一种的可能。在这里,我也重提一下我的好文学的标准:一、它首先是也必须是有艺术质地和情感投入的好文字,让人回味、思考和会心的好文字;二、它是新的,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思想上、艺术策略上有自己独特的提供和发现;三、它探究人的存在,通过对某个人的具体考察来发现和审思我们的生存,在这里,作家需要也必须称得上是人类的神经末梢;四、发现只有小说(艺术)才能发现的东西。符合这四条标准的文学在我看来都是好文学。

记者:我们比较多强调作家要对现实发声,但转念一想,有时我们也需要对人类永恒的命题有一种追问的意识。

李浩:纳博科夫说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他说,对小说的欣赏是用脊椎骨来完成的,“可以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情感宣泄形式。”“要是消受不了那种震颤,欣赏不了文学,还是趁早罢休,回过来看我们的滑稽新闻、录像和每周的畅销书吧。”“面对文学作品,去研究它的社会学效应,或政治上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应某些人而生的,也不得不如此。这些人因性情或所受教育的关系,对货真价实的文学之美麻木不仁,感受不到任何震动,从未尝到过肩胛骨之间宣泄心曲的酥麻滋味,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用背脊读书,读书还有何用。”

似乎昆德拉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有些人,是不懂得领略艺术的美的,他们要的只是明确的、先于理解前的判断。他们要选择正确,要的是一个简单划分的世界:要么卡列宁是有罪的,要么,就是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荡妇,她必须去死。在这里,他们把艺术看成是现实或思想的附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艺术的贬损。

记者:网络、视频等新媒介兴起以后,传统文学,特别是小说赋有的反思和批判的功能,有一部分正被别的载体所替代。所以,现在比较多看到的是轻逸的小说,却未必是卡尔维诺意义上的轻逸。总的说来,我们当下的很多作品,常常以“人性是复杂的”为由,把一切的“判断”都悬置起来。如此,固然可以让小说变得顺滑,也或许同时助长了作家思想的惰性。

李浩:有时,我感觉着语言的……复杂,多意,不及和遮蔽,你发现它和你想说的有着相当的距离,有时甚至是悖反……卡尔维诺预言小说的轻逸时,似乎也没有略掉反思,他的有意强调可能标明的是他对这一艺术法则的看中。

反思的当中自然有判断;但面对的歧义,选择的两难,以及在我们人性当中的掩藏,更是文学的,更是应当置于反思中的。小说在某种意味上说的确不是做出判断,而是呈现问题的可能,将我们带入这个问题中。所以,我很认同悬置道德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道德,反对道德在文学中的介入。它有,一直有,只是小说不是以做出判断为核心目的,那是社会学、哲学的事儿,如果仅将这一块拎出来拿它和社会学、政治、哲学去拼,它肯定是弱的,所以卡尔维诺强调文学的轻逸,这在本质上是对文学艺术品质和游戏性的强调。

记者:我们谈了那么多话题,实际上都是源于对文学,对小说发展的关切,你对文学、小说的前景,大体上持怎样一种判断?

李浩:或许,小说的时代的确已经过去,包括多数艺术的时代都已过去。当下,各种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把握世界整体性的难度的确是越来越大,而哲学和小说似乎还有努力的可能。小说依然可以把人类当成一个整体来打量。

但我们正越来越感到文学的影响式微。我希望那些忙于奔跑却不知跑向何处的人们慢下来,看一下沿途被忽略的风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文学和艺术的美妙,审视和打量我们自身,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生活有无另外的可能……大江健三郎有句自喻,“我是那唯一的,跑出来的报信人……”一个优秀作家的存在,我想不会受太多非文学本质因素影响的,无论他的写作有无所谓读者,有多少读者,众还是寡,他更应关注的、思考的是他希望通过文学向人类传达怎样的信息,他在写作中表达了怎样的反思,追问,疑虑和两难。在此我转述剧作家过士行的一句话,他如此认定:“作家,应当是人类的神经末梢。”在写作的时候我会用它来提醒我自己。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