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
让山水治愈疲惫 让乡愁温暖心灵
依兰推出独具特色的“三色游”旅游线路
本报讯(记者 封娇 高云)“秋风拂过完达山的褶皱,将松花江的浪尖染成金箔,也把依兰的田野酿成了乡愁的模样。”9月24日,在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秋来冰城 邂逅山河”——哈尔滨秋季旅游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依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蕾表示,依兰的秋是稻田里翻滚的金浪,是果园里坠枝的瓜果,是山径上落叶的私语,更是灶台上飘出的炊烟。“今天,我想邀大家一起,沿着秋光走进依兰的乡村,摘一颗甜果,登一座青山,尝一口家味,让山水治愈疲惫,让乡愁温暖心灵。依兰的秋,正以最恬淡的模样,等待与你相逢。”
若想把依兰的秋装进口袋,自驾便是最好的方式。从县城出发,沿巴兰河岸前行,先遇“依兰小三亚”的明媚。沙滩映着湛蓝的天,秋水绕着青绿的树,支起一顶帐篷,风里都是草木的清香。丹青水库的碧波映着层林尽染;西兴葡萄采摘园、朝阳原生态采摘园甜果正当时,葡萄紫得浸着蜜甜。
若想把自己放进依兰的秋,就去登山赏秋。四块石的秋最是厚重,石阶上铺着金黄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林海深处,枫红似火、松绿如黛,“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峥嵘岁月,藏在每一片霜叶里。登上山顶远眺,松花江、牡丹江的秋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稻田连成的金毯铺到天边,那一刻,山水与历史交融,秋景便有了魂,仿佛能载着思绪回到旧时光。
若是走累了,依兰的乡村美食便是最好的慰藉。“孙家锅子”的铜锅总是冒着热气,百年秘方熬煮的汤汁咕嘟作响,五花肉、酸菜、冻豆腐在锅里翻滚,打开锅盖的瞬间,香气裹着烟火气扑面而来。“依兰”的老冰糕,绵密的口感里藏着老手艺的匠心。巴兰河大米蒸出莹润饭粒,配上百年老店“四合发”的佳肴,就着岁月醇香直击味蕾,再浅抿一口五国城“洞藏”美酒,满是家乡的味道与乡愁注脚。
秋天里的依兰,有山水田园,更有文化的温度。五国头城的古城墙在秋阳下泛着沧桑,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故事;博物馆的党史展厅里,一件件文物诉说着英雄的过往,让红色记忆在秋日里更显厚重。在这里,乡村旅游不只是看风景,更是读一段历史、品一种文化、忆一份乡愁。
依兰县是黑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中国最美自然山水旅游名县”“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美誉。张蕾表示,依兰县位于哈尔滨市的最东部,三山聚首、四水交汇,素有“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的美誉。依兰毗邻7个地市,拥有公路、铁路、水路三大交通体系,从哈市乘坐高铁仅需90分钟便可到达。结合区位优势和既有旅游资源,依兰县规划了独具特色的“三色游”旅游线路。
红色爱国游。吕厚民摄影艺术馆,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真实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学习生活的瞬间,定格了新中国建设的珍贵记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块石抗联遗址,自卫军抗战纪念馆,东北抗联三、六军红色教育中心,立体呈现抗联战士顽强不屈、浴血奋战的历史原貌,更是传承历史的精神殿堂,带您感悟抗战精神。
绿色生态游。有着“中国北方第一漂”美誉的巴兰河漂流,经过全面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已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于一体的亲水度假区,能让您在浪花翻涌中尽释激情,在山影水光间体验舒适惬意;冰川遗迹陨石坑,能带您探秘地质演变的独特奇观;岸绿湾美、鱼鸟翔集、美景如画的露营地“小三亚”,能满足您一切关于自由的想象,更有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公园、三江口、东山怪坡等一众胜景——待您深入了解。
古色人文游。历史文化长廊展示依兰历史发展脉络,以直观的浮雕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记录了依兰发展史实。五国头城景区呈现了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典故,漫步园区,邂逅灵动的梅花鹿、俊朗的骏马,与开屏的孔雀近距离接触,让旅游体验更显充实与独特;博物馆坚持互动化设计与数字化展陈深度融合,带您沉浸式感受依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