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实行一口价的合资品牌车型,现在都怎么样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4 21:05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之前,面对复杂的市场行情,合资品牌纷纷推出一口价。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我们找了几家合资品牌的销售聊了聊,就想了解一下,一口价的政策究竟有没有帮到他们。

上汽大众算是合资品牌中一口价政策的开创者和先行者。去年8月从途岳新锐开始就玩起了一口价政策。目前除了朗逸PLUS和朗逸新锐,其余车型全部是一口价。

不过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得看新车上市了多长时间。如果刚上市1-2个月,各家肯定严格执行(4S店能多挣钱),想提前体验的客户,买就对了。

如果不着急用车,也有很多人选择等等。不出三个月,必然会有点优惠,毕竟你藏着掖着的,别家店可就先一步收割了(4S店想多卖车)。

厂家关于一口价是没有监管的,有也是做做样子,反正没感觉到。大大小小的领导们只关心能不能完成任务。

客户对一口价政策也是爱恨分明。其中明确表示欢迎的只是少部分客户,觉得价格能接受,也省去了磨嘴皮子的烦恼。但绝大部分客户根本不信,还是想要优惠,不管多少,坐下来谈总是要“来点诚意”的。

有的车型销量在一口价政策刺激下一飞冲天(相比预期),有的车型不温不火,没啥效果。但不管怎么样,各车型价格都肉眼可见大幅下降,有些保养客户在展厅转悠了几圈后,也会有换新车的想法。

我们销售是喜欢一口价模式的,省去了最劳心费神的谈价环节,只需要做好产品介绍和接待就行,特别省心。即使后期有了优惠,也是小幅度的,都在可以操作的范围内,工作强度降低了不少。

去年到现在已经上市了三款主打智能化的Pro车型,市场表现大家心知肚明。个人感觉家用车还是要回归本质:安全、耐用、用车成本低,如果能再加点驾驶乐趣就更好了。

之前新凌渡上市,个人感觉就已经往这个方向走了...

别克作为第一家实施一口价政策的品牌,现在除了威朗和昂科旗外,君威、君越、昂科威s、E5和GL8全系都实行了一口价。

厂家对这方面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发现违规就会处罚。我们店是认真执行的,遇到非要优惠的客户只能硬着头皮打太极,实在不行就帮忙抢抢券,或者转个分期啥的,主打一个要实际没有,情绪价值给到位。

听说外地有些兄弟店,任务逼急了就壮着胆偷偷给优惠。

实行了一口价之后,客流和销量确实有所提升,客户一开始也觉得实惠了,销售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一下升温了不少。但时间长了也没啥效果,现在感觉作用非常有限。

其实作为销售老鸟,一开始很欢迎一口价模式,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

很多客户确实是认可的,但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就有另一部分客户不怎么认同,尤其是之前买过合资车的。在他们心里,岂有买东西不能谈价的道理。

从一个月工资谈到一箱油再谈到请兄弟一顿饭,愣是多少都想抹一点走。遇到这种犟种,就容易陷入僵局,我是真没办法优惠,而他是真不优惠起身就跑。

之前有优惠的时候,就是希望厂家给政策,现在一口价了,其实也是需要产品去支撑的。

大多数合资品牌的产品更新太慢了,有的客户隔了大半年一年的,再到店里一看,还是那些东西,如果是对比国产车的,可能竞品在原先有优势的情况下,都已经又升级过配置了。

就目前来说,高息高返停了以后,金融就比较难推,还是希望能把免息政策普及一下。

广丰目前一口价只有铂智3X车型了。对于这款车,大家好像都是严格按照厂家要求的购车权益执行的。不过对于其他的车型,随着销售压力越来越大,一口价早已名存实亡了。

一开始厂家的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会查询开票信息,要求当地销售,会查上户地,还会暗访调查。

实际上就铂智3X这种新能源车型来说,一口价也是营销的一部分,一开始还是对销量有促进作用的。毕竟很多竞品也都是没有任何优惠,厂家也不希望经销商自己打起来。

客户对于这种模式大多比较赞同,省去了煎熬的谈价环节,不过也得亏也是铂智3X库存少,其他走量车型在生存优先的原则下,就没有不能谈的东西。

一口价模式我们销售是可以接受的,客户到处比价累人,我们每天也都是接待到处比价的客户,大家都累。

合资品牌要想有竞争力,得把销售流程完善一下,产品力提高一点,各种用料、配置不要舍不得给,最后营销上再向国产车看齐,那靠说说车就能挣钱的日子谁不想过呢。

沃尔沃店内目前全系都是实行一口价,最初是从纯电和插混试水,如今是全品牌全车型执行一口价策略。

政策执行到位,反正客户问有没有优惠,那就是没有优惠,直接一口价。新款XC60改款的时候客户还比较认,也吃掉了一波客户,但是现在客户不认了,领导给的指示和解决方法是:官网报价不变,一线销售第一口报价高报一万。

厂家对价格管控挺严格,有价格密采。之前有一个月,店里来了7波客户,结果有5个是价格密采。高压管控政策,监管政策执行,逮住了也是真金白银罚款的。

客户觉得一口价的政策不太上道儿,总感觉你这车能动辄优惠几十万。XC70上市的时候还玩儿了一个彩蛋,先是指导价四十多万,最终一口价29.99万。短期扛得住,但是远期执行下去,不太乐观。

并且有大城市已经有政策:只要不优惠,其他的店里有的东西你随便挑。

例如:终身保养、车衣、车膜、原厂精品、赠送保险等等等等,但是在官方APP发问卷的时候肯定是不会体现的。经销商为了销量,自己先卷起来了,亏损也要出量,这也是众多油车亏损导致闭店的根本原因。

我喜欢“真正”的一口价模式,而不是暗戳戳的一口价,实际还是回到老套路,反而一口价成为了束缚。

其实这就是主机厂和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问题。我认为只要主机厂压销量任务,经销商配合厂家完成任务,总会有人突破价格,这是皇帝的新衣,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口价定死,需要主机厂有绝对拿得出手的产品,这个时代,你觉得能够制霸市场的产品还有几款?

合资品牌现在都在投入新能源的怀抱,但是跑步前进都有点慢了,对市场适应调整能力也不太行。销售跑光了,经销商也倒闭完了,很多合资品牌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羡慕理想能够响应消费者的诉求快速随时更改配置,合资车得多少年才能学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