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Victoria Male,不代表编辑观点
当SenLinYu创作的德赫同人小说《束缚》以《炼金术》之名获得七位数电影改编合约时,这部曾在Archive of Our Own网站收获千万阅读量的作品,正折射出华纳兄弟对魔法世界开发的重大战略失误。
与华纳选择用电视剧集复刻原著剧情的保守策略不同,《炼金术》通过重构《凤凰社》后的平行时空,将赫敏·格兰杰置名为海伦娜·马里诺,在剥离版权争议元素的同时,构建出全新的叙事维度,扩展这个魔法世界。
而华纳兄弟——作为《哈利·波特》及其衍生影视作品的版权方——却选择了走最保守的道路:仅仅通过即将推出的电视剧,把相同的故事再次包装贩卖。要知道,这些故事在不到一代人之前就已经通过电影(而且还拍得相当精彩)呈现过。
华纳的“风险规避”或许源于《神奇动物》衍生系列的失败,该系列的剧本全部出自 J.K. 罗琳之手。更复杂的是,罗琳因其对跨性别群体的争议性言论而在粉丝群体中引发分裂。虽然新剧集由《继承之战》的编剧弗朗西斯卡·加迪纳主笔,但罗琳仍然深度参与创作,这让不少粉丝颇为失望。
巫师世界真正需要的是新一代的创作者,来为华纳兄弟延续波特的遗产。给予罗琳应有的功劳是一回事,但《神奇动物》电影已经证明:精于一种创作形式的作家并不代表能成功驾驭另一种形式。尤其在两部续集里,故事焦点彻底偏离了纽特·斯卡曼德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魔法生物,而转向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复杂前传,这无疑削弱了叙事魅力。更何况,原著《神奇动物在哪里》本就是哈利·波特的虚构课本,先天不足以支撑三部曲电影。
其实罗琳构建的七部曲本蕴藏无限可能:霍格沃茨创立史可谱写成《权游》式的中世纪史诗,劫掠者时代的校园传奇更能唤醒粉丝共鸣。这些真正值得影视化的题材,远比强续《神奇动物》更能延续魔法血脉。
当华纳与罗琳执意忽视赋予他们权力的初心时,读者只能通过《炼金术》这样的同人创作触摸魔法世界的更多可能——这既是粉丝对官方摆烂的温柔反抗,也是对那个本该更加绚烂的魔法宇宙的深情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