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每天关60所,民办园倒闭潮,公办园为何变“工厂”?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3 16:04
业财融合服务中心 - 运营部

李园长站在幼儿园门口,手里攥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市一级幼儿园”。她轻轻把它放进纸箱,旁边还有一堆孩子的手写卡片,写着“园长妈妈,我爱你”。那天,她关上大门,彻底告别了15年的幼儿园生涯。

全国各地,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2024年,全国幼儿园少了2.1万所,平均每天关停60所。广东的情况更明显,汕头一个多月就有22所幼儿园停办,广州也有10多所幼儿园关门。教育部数据说,2024年全国在园幼儿少了500万,幼儿园总数跌到25.33万所。孩子越来越少,幼儿园的日子不好过了。

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少了。国家统计局说,2023年0到4岁的小孩只占人口的3.88%,比2011年少了2000多万。出生率也低得吓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只有954万,八年间几乎砍了一半。幼儿园没孩子,收入自然就少了。

民办幼儿园受的打击最大。2023年,全国民办园有14.95万所,2024年只剩13.55万所,一年少了1.4万所。很多民办园资金薄,撑不住。有一位园长说,她那儿只招了6个学生,老师比孩子还多。房租、人工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最后只能关门。

李园长的幼儿园也一样。以前,她园里有380个孩子,热热闹闹。后来,生源掉到168人,收入不够付房租和工资。她试着省钱,停了外教课,兴趣班也砍了,甚至把空调温度调高了一度。可到最后,还是亏了。关门那天,她一个人走出校园,心想,这结局早就躲不掉。

家长们也跟着受影响。广州的马女士说,她家孩子本来在民办园读得好好的,老师熟悉,朋友也多。可6月,幼儿园突然说9月不办了。孩子天天哭,舍不得小伙伴。马女士得重新找园,孩子还得重新适应新环境,折腾得不行。

老师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广西的徐老师失业后,只能去高中食堂做帮厨,工资才2300多,还得扣掉社保。她在网上看到,有人去工厂打工,有人摆摊卖小吃,还有人送外卖。一位老师留言说:“我只会当幼儿园老师,失业三个月了,还不知道干啥。”

一边是民办园关门,另一边公办园却在大手大脚扩建。广东2020到2024年新增了3626所公办园,学位多了83万个。广州新开的幼儿园动不动就15个班以上,能装540个孩子。可教育部明明说,幼儿园最好不超过360人。专家说,超大幼儿园像工厂,孩子活动空间小,游戏时间少,教育也变得死板。

普惠幼儿园本该是家长的福音,可现在也撑不下去了。普惠园收费低,几百块一个月,家长高兴,可园里却入不敷出。补贴少,还经常拖着不发。山东的林园长说,她的园子一年半没拿到补贴,欠了13万。成本高,补贴少,老师工资都发不起,最后只能关门。

财政补贴的问题很严重。北京的普惠园一个学位一年要花4到5万,可补贴只有1.2万。有的地方更惨,成本5000元,补贴才200到300元。园长们想尽办法自救,有的加收兴趣班、教材费,家长又开始抱怨。广州的刘女士说,她孩子在普惠园一个月花一两千,算下来跟民办园差不了多少。

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差距像两张不同的画。一边是公办园门口家长排长队,另一边是民办园冷清到关门。河南一位家长说,公办园收费低,大家都挤着去,附近的民办园却一家接一家倒闭。孩子少了,家长选公办,民办园就更没活路了。

专家说,这种关停潮不完全合理。民办园不只是凑数,它们让教育更多样化,家长也能就近送孩子上学。如果都关了,孩子上哪儿去?而且,超大幼儿园也不科学。孩子需要的是能跑能玩的空间,不是被塞进“鸡笼”里。专家建议,财政得向小幼儿园倾斜,只要质量过关,就该给钱支持。

幼儿园关停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变化。孩子少了,幼儿园自然就少了。可这不只是数字问题,是老师丢了工作,家长急着找新园,孩子哭着想朋友。有人说,幼儿园可以转型做托育,管0到3岁的孩子。上海一家幼儿园试了试,报名的人挤破门。这或许是个出路,但不是每个园都能转过来。

未来的路怎么走?专家说,普惠不该只是降价,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支持。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只要幼儿园办得好,就该有钱拿。孩子的事,不是小事。家长的难,老师的苦,都得有人听。希望以后,幼儿园能少关点,孩子们能多笑点。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