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华南植物园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了国庆假期开设“青少年现代攀树”独立营的消息,其中提到,有“掏鸟蛋”的课程,尽管注明了并非自然鸟巢鸟蛋,仍引发热议。
有网友认为,掏鸟蛋本身就是恶习,不应该让孩子尝试甚至学习,也有网友认为,只是一个体验,没必要上纲上线。
22日,记者查询发现,该推送已被删除。华南植物园一工作人员称,因课程发布后,关于“掏鸟蛋”的部分争议比较大,该课程已经取消,后续会有更适合小朋友的活动,“负面的东西不是为了负面的,有其他的教育意义,但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课程。图/网络截图
此前,曾有“无知者”为“掏鸟蛋”付出大代价的情况。
2023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一名大学生钟某因在校园内掏鸟蛋被举报。经调查,钟某共掏了3个鸟窝,取走12枚鸟蛋。经鉴定,这些鸟蛋中有8枚是白头鹎的蛋,属于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
最终,钟某被处以3000元罚款,并在学校监督下参加80小时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服务。事后钟某后悔不已:“原本只是觉得好奇好玩,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丹阳市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科普文章也提到,在野外发现鸟巢应保持距离,切莫因好奇擅自掏取鸟蛋、破坏鸟巢。
文章称,根据法律规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受法律保护,包括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衍生品。因此擅自掏取野生鸟蛋的行为等同于直接危害野生动物本身。若掏取的鸟蛋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如燕隼、猫头鹰等),还可能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即便所掏取的鸟蛋所属鸟类并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其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或者是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仍涉嫌违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官网显示,华南植物园“十四五”期间的使命定位是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
官网介绍提到,其历来重视科普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注重知识传播与公众科学教育,1997年与广东省科协共建全国第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植物学科学普及基地”,开创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先河,后在全国推广;2002年建成大陆地区第一条自然教育径“蒲岗自然教育径”;截至2024年底,建成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39个科普基地。
九派新闻记者 李杨
编辑 万璇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