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 打造装备制造工匠培养“湘电模式”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3 07:03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程一凡 毕树沙

  在湖南奋力绘制“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稳步推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关键阶段,培育大批扎根实业、精通技艺、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湖南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集团”)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电气职院”),80余载携手同行,共同打造“湘电工匠”培育模式,破解了一个个难题,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生动范例与宝贵经验。

底蕴深厚:红色基因浇筑“工匠摇篮”

  湘电集团始建于1936年,素有“中国电工产品的摇篮”“民族工业的脊梁”之称。这份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深厚的工业基因,深深融入人才培养的血脉。集团主办的电气职院,前身为1941年创办的艺徒训练学校,是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80多年来,校企同根同源、共生共荣,构建起“厂校一体、共建共荣”的独特生态。电气职院为企业输送了近万名技术工人,其中一部分成长为班组长、车间生产主任乃至中高层管理干部。这座“工匠摇篮”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崛起输送了大量骨干力量,充分彰显了育人成效。

路径创新:多维发力构建“湘电工匠”培育体系

  “湘电工匠”的成长,离不开一套系统化、全流程、深融合的培育体系。湘电集团与电气职院携手打造育人体系,实现创新突破。

  搭建“共生共长”治理机制,破解融合难题。湘电集团作为主办单位,将学校发展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构建“人才同育、过程同管、成果同享、责任共担”的治理格局。通过共建湘电电机学院等产业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共享国家级实训基地,共同投入研发资源,校企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教学内容”与“技术标准”的无缝对接,从根源上解决“校热企冷”“合而不融”的困境。

  打造“双栖双能”师资队伍,保障育人质量。湘电集团大力推行“工程师+教师”“技师+讲师”双聘制度,组建包含3名首席技师、41名高级技师的198人高水准技术专家团队深度参与教学。这些专家既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也是课堂上的产业导师,把企业最新技术、工艺和标准带入课堂,确保人才培养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

  厚植“精益求精”工匠文化,培育精神内核。湘电集团与电气职院将“严、精、实、恒”的军工品质和“产业报国”的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能比武,设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活动,营造崇尚技能、敬畏质量的浓厚氛围,让工匠精神在学子心中扎根生长。

启示展望:“湘电模式”探索职教发展新方向

  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彰显独特价值。电气职院与湘电集团协同共生,让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打造特色、提升水平,才凸显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激活企业办学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湘电集团将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战略投资与责任担当,形成“企业得人才、职工得成长、学校得发展、产业得支撑”的共赢格局。

  构建“精神+技能”育人生态推动文化传承。“湘电工匠”的培养,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匠心培育与文化传承。

  当前,湖南正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湘电集团将深入总结推广“湘电模式”,带动更多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构建深度合作共同体,引导地方职业教育更好服务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培育更多“湘电工匠”式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后备军提供坚实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更强教育力量。

  (作者:程一凡 毕树沙)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