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与徒的『双向奔赴』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2 19:04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我市各校『青蓝工程』点亮教育薪火传承之路——

师与徒的『双向奔赴』

师徒之间“双向奔赴”。胡迪 摄

新学期伊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在各校陆续举行,一场场庄重而温馨的仪式,开启了扬州教育薪火传承的新篇章。

“青蓝之约”

“青蓝工程”旨在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项工程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从颁发聘书到敬茶行礼,从签订协议到共享经验,各校以不同形式诠释着“传承”二字的深刻内涵。

在育才小学,32对师徒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里缔结“青蓝之约”。“这份聘书捧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师傅代表孙焘老师接过聘书时感慨道,“曾经,我的师傅手把手教我写教案、管课堂。如今轮到我了,一定要把这份教育的热忱传递下去。”

翠岗中学则将重点放在“传承中创新”上。仪式上,青年教师江馨仪向师傅敬茶时激动地说:“当我双手奉上那杯清茶时,看到师傅眼里的欣慰,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薪火相传。这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承诺。”校长王昕在活动结束后指出:“师徒关系既是传承者与学习者的关系,更是并肩同行的同伴关系。”

“同行者”

扬州中学的仪式格外重视制度的完善与延续。学校不仅明确了新学年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还对上一学年表现优异的结对师徒进行了表彰,体现了工程实施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我紧张到手都有些发抖。”扬州中学指导教师丁薇薇分享道,“现在我要告诉年轻老师们,别怕,我们都在你身后。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赛,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奔跑。”

仪征中学的仪式凸显了“匠心”二字。副校长朱宏卫用生动的比喻阐释师徒职责:师傅既要当“指南针”,也要做“暖水瓶”;徒弟既要像“雷达”一样关注教学细节,也要如“硬盘”一般记录成长点滴。仪式上,年轻教师李百灵向师傅深深鞠躬,“师傅接过聘书时对我说:‘从今天起,咱们就是教育路上的同行者了。’这句话让我瞬间放下了初为人师的忐忑不安。”

“共同守护”

宝应中专则聚焦职业教育特色。校长朱慧提出“站稳讲台、提高效率、创新发展”三个关键词,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指明了具体路径。青年教师黄鑫接过师傅赠送的专业书籍时,惊喜地发现书页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愿你我共同守护这团火。”

“作为老教师,我觉得‘青蓝工程’的意义就在于传承。”高邮市汪曾祺学校(小学部)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尹玉娟表示,师徒结对,师傅会在课前帮徒弟“磨课”,双方会去彼此的课堂听课,课后也会互相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新教师站稳讲台、快速成长,这是我们老教师应该做的,在结对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学习青年教师们的先进理念,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在这场教育的接力中,每个人都是传递者,也是接收者;是引路人,也是同行者。“青蓝工程”用最温暖的方式,诠释教育最本真的意义。 记者 胡迪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