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牙舟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博物馆成为核心展示平台……”9月19日,台湾青年企业家交流考察团受邀走进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陶博物馆,在牙舟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贵州非遗魅力。
台胞体验牙舟陶制作。李雪雪 摄
牙舟陶烧制技艺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贵州最早生产的一种土陶。牙舟陶博物馆所在地牙舟镇盛产陶土,因元末明屯兵制陶而逐步形成产业集聚,2008年,“牙舟陶器烧制技艺”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8月,该馆设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
台胞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牙舟陶制作。李雪雪 摄
台胞在体验牙舟陶制作。李雪雪 摄
现场,一个个融合了布依族本地文化的陶具憨态可掬,古朴的制作工艺吸引了台胞们的目光。在参观牙舟陶生产工艺后,台胞们还亲自体验了纯手工制作陶艺的乐趣。
台胞体验牙舟陶制作工艺。李雪雪 摄
“这些陶器古朴、生动,别有韵味。都是纯手工制作,有的一天才能做五六个,非常了不起。”台胞徐女士在体验了土陶制作后,由衷地说道。
大家纷纷表示,贵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像牙舟陶这样的非遗技艺值得深入挖掘并不断发扬光大。
阳光下的牙舟陶。李雪雪 摄
当天,台胞们流连忘返,反复精挑细选,购买心仪的陶具,留作纪念。
“我要带回去送给好朋友,让他们知道这是贵州600多年历史的非遗牙舟陶。”满载而归的台胞涂先生高兴地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