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由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主办,深圳福田美术馆承办,紫美术馆、征赏轩、深圳综艺经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遊于艺——鸥洋作品展”在深圳福田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了艺术家鸥洋近年来创作的意象油画作品40多幅,展览将展至10月10日。
艺术家鸥洋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蜚声中外的油画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创作了《新课堂》《雏鹰展翅》等杰作,成为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美术青年偶像。踏入改革开放的盛世,鸥洋被委派参加了法籍华裔著名国际大家赵无极的油画集训班,使其艺术观得到了质的升华,感悟了中西艺术融会贯通,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象油画”的系统理论,成为了“意象油画”第一旗手。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福田美术馆馆长张闯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从老师口中首次知晓鸥洋老师名字,后续对其《雏鹰展翅》《不灭的明灯》等早年作品印象深刻,鸥洋老师的作品将美学思想与中国东方美学思想融合,作品富有文人诗意,达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在传统花鸟画与油画结合上有独特方法,代表时代前列,引领艺术家探索,兼具艺术传承与深厚文化底蕴。”
此次展览策展人张坚表示,“鸥洋是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先行探索者,首提‘意象油画’创作旗帜,为东西方艺术融合拓展新语境。鸥洋老师代表一种力量,以女性之躯承担学术重任;代表一种精神,耄耋之年仍创新求变;代表一种眼光,秉持人类共同价值观,传递人文之光。”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分享了与鸥洋的渊源,上世纪70年代学画时受鸥洋老师《雏鹰展翅》《新苗》等作品激励,回忆老师直爽的性格及校园里的风采。鸥洋老师作品是艺术跨界典范,1985年后受赵无极大师影响风格有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的荷花蝌蚪题材作品富有生命力;在材料上有突破,将作品画在宣纸、传统国画硬卡镜面上;肯定其“意象油画”旗帜的引领作用。
鸥洋表示,此次展览作品包含紫美术馆收藏的自己不同时代的精品及部分新作,赞赏收藏家张坚的眼光与展览策划的用心。她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审美是‘意象’,其思维方式是形而上的,强调‘道法自然’‘境由心生’,将个人对大自然客观景物的视觉印象,转入成主观的‘心境’,也即眼中之所见到了心中,已成心中所生的‘心生之境’了。大自然所有物象,也只是作为创造心中‘心境’之凭藉,以在作品中‘抒发胸中逸气’。我理解意象油画重点应在于追求‘意’‘诗化性’的表达,所谓‘尽意之意’‘意在画外’。 所以多年来,鸥洋先生老当益壮,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以东方情怀,潜心遊于艺,孜孜不倦在艺术探索中寻找乐趣,并尝试着一种接地气的当代艺术表述,在作品中选用人们熟悉的小生物形象,将其放在现代抽象图式中,用中国传统习惯的隐喻方式,诉说一些内心的感受。 这些具有‘诗性意象’的作品,深受国内外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和普罗大众的一致赞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